中国三大玉种指的是什么?
这个说法也不是官方的说法 ,其实也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种”,应该叫做“产地或产状”比较合适些。之所以说它不是严格意义的“种”,是因为不同地区出产的和田玉并不是同一个物种——当然,从物理化学特征上来说,新疆料、俄罗斯料、韩料等确实都属于同一种类。但这里所讲到的“种”更像是“品类”“品种”的意思。
现在市面上的玉石界普遍认同的“四大名玉”——和田玉、翡翠、绿松石和南红玛瑙。这四种可以说是最出名的玉了(或者叫宝石)。除了这四种,其他的大部分玉石都可以归为“其它宝石”这一类。 而我们常说的“中国三大玉石”,实际上就包含了这四个名玉里的前三个,还增加了岫岩玉、独山玉和黄龙玉三种。而之所以没有加上蓝宝石,因为蓝宝石虽然贵,但市场上基本上见的都是合成蓝宝石,天然蓝宝石比较少见;而且,作为宝石中硬度最高的一种,它一般不会和其他的宝石一起出现(一起出现意味着有砸地的可能,这样对它的损坏程度是很大的),所以平时不太会提到它。
而传说中的“中国四大名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则不包括在上述四宝之内,它是以颜色来命名的。 而传说中比四大名玉还要高贵一些的“中国五大名玉”——紫檀木、乌木、金丝楠、黄花梨以及核桃木,则完全不是玉器中的东西,而是软木类的,在这里就不列入讨论了。
中国三大玉种指的是白玉、翡翠、独山玉(也称南阳玉),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之一。在历史上,玉除了供人们制作首饰、摆件、茶具、香筒、烟壶等饰品外,还被用于医疗、养生保健。
白玉,中医名为密玉,是和田玉中的一种。我国著名的玉器产区有新疆和田、河南潢川南都、辽宁台安等地。中医认为,密玉性属阴,味甘,有安神、止痛、滋阴补肾、明目等功效,多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脘腹下坠、神经衰弱、头晕耳鸣、腰酸背痛等。《本草纲目》中记载,白玉,甘平无毒,可治恶气邪疰,安心乐志,以真者作佩悬挂,能够除辟不祥。清代名医徐大椿认为,密玉,可解诸毒,除心腹猝痛、痈肿、腹胀、黄疸、中风、中气及痘疮等。
翡翠,俗称翠玉或硬玉,有玉中之王、石中美酒之称,是玉石中的极品,其硬度与韧度高于其他玉石,具有极佳的加工性能,而且色彩斑斓,晶莹皎洁。翡翠具有美容及护肤的作用,能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面部皮肤有光泽。中医认为,翡翠性寒、味淡,有清热消肿、明目清音等功效,多用于治疗喉痛音哑、烦热口渴等。
独山玉,学名叫“斜长岩”,简称独玉,因其产地河南南阳独山而得名,是我国特有的玉种,有着4000多年的开采利用历史,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料。因独山玉含透闪石、阳起石等成分,因此它的质量要略逊于和田玉和翡翠。独山玉的颜色主要有绿色、黄色、白色和紫色。中医认为,独山玉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毒、除烦止痛、明目镇心、养颜嫩肤、舒筋活血等功效,多用于治疗高血压、头晕目眩、呕吐胸闷、急躁易怒、腰腿酸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