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翡翠是否老种?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老种” 所谓的“老种”其实就是指:质地细腻、通透度好、颜色纯正饱满而且鲜艳夺目,并且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良好的工艺性以及收藏保值的“活”的翡翠。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新种”也就是相对于老种的“新”概念。它指的是质地较粗疏、透明程度差、色调不纯或带有绿色调且偏灰的“死”的翡翠。 “老种”是优质翡翠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也是评价和判定翡翠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当然,老种的特征也是因人而异的。毕竟不同的主观看法,所依据的标准也不一样。但是,老种必定具有以下这些特征中的一部分: 老种的结构细致 由于老种形成的地质作用比较复杂且时间漫长因此内部的晶体往往相互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类似纤维交织的结构。这种结构的韧性很高,不易受损,因而使得老种常常可以保存得较为完好。而新种则多含有颗粒之间相互分离的结构——粒状结构或者纤维状结构。所以当我们拿起两块翡翠的时候,如果它们的结构几乎是接近的,那么老种的鉴别也就成功一半了!
老种的透明度好 因为形成时间比较长,所以在风化作用下其内部含有的杂质颗粒物会比新种少很多,这样就减少了阻挡光线进入的障碍,从而拥有了更好的透明度。不过虽然老种一般来说透明度比较好,但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凡事都有例外嘛!比如下面这位,虽说有着清晰的结构,但是却因为结晶体排列方向的关系,导致内部显得不太通透(即半透明—不透明)。至于原因吗?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它的内部主要含有一粒粒短柱状的透辉石晶体哦~ 老种的颜色均匀浓郁 如果有学过些微染色知识的话,那应该都知道,天然翡翠的颜色是不可能在每一个地方都均匀分布的。这是因为其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周围环境影响的结果——开始可能只是周边部位发生了变色反应,而中间的部位并没有受到影响,从而导致颜色的逐渐加深至整个块体。
不过,天然的玉石都是“渐变”色的,都是由淡转浓,从边缘到中心颜色由浅变深,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判断老种的重要依据。而新种则往往表现为“突变”色,也就是局部的颜色会发生突然的变化。例如,在一块石头上会有突然变黑的部分,这就是新种的特征。 说了那么多,到底什么样的才算是老种呢?其实上面的内容已经给出了答案,就看你能不能发现了。而我们只要记住一点就可以了——老种是拥有很好保值性和投资价值的宝贝,而你手中的若是新种,那就价值不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