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石英质玉吗?

毛如玥毛如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翡翠与软玉、和田玉同为常见的玉石品种,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关于翡翠的记载《山海经》云“厥夷之山多桂木,有犀、兕焉”。其中的“兕”指的就是现今所说的甲胄类野生动物,《尔雅·释兽》中“兕,似牛,青色”就是对它的形象描述。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兕”就是现在的野牛或水牛,这种动物在古书上经常被和犀牛角混为一谈。 到了西汉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区别两者了,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蜀地出犀角,汉兴,南越献犀角……是时西域无犀角。”这是用犀角的多少来衡量国力的强弱,可见当时对犀牛的重视程度。

除了犀牛之外,汉代的人们还从缅甸北部输入了一种褐色的宝石,史称“陀琅”,即现在的琥珀。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翡翠首次出现在中原王朝的史册之中。《梁书·西北诸羌传》曰“魏武时,鲜卑供御之物,则有赤冰珠、青琅玕”“青琅玕”就是今天的翡和翠;南朝梁人陶弘景所著《真诰》中提到一种名叫“符”的宝石,也就是后来的翡,还有“雄黄”,很可能是如今的雄精。这些材料多为黄色、蓝色或者绿色,与现在的翡翠相当。 唐代是一个崇尚绿色的朝代,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中有“紫电青虹,王将军之奇器也”,这说的就是唐朝皇帝的护身宝剑,剑身常常为紫色或者青色。李贺的诗作《雁门太守行》中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其中的“甲光”指的就是铠甲反光。 这些描写中的颜色其实就暗示了今日的翡翠,只是当时还没有发现绿得如此通透、纯净的宝石,所以“翡”和“翠”的颜色总是带有一丝灰或者褐色。

宋朝开始,人们对颜色的要求更加严格,只有纯正的绿色才配得上“翡”的名字。元明之后,“翡”和“翠”专指绿宝石了,不过这时也存在着颜色较浅的黄色宝石,明代许仲琳所著《封神演义》中“三霄娘娘”使用的武器就叫“雌雄八卦如意钩”,这个“雌雄”就是指这对兵器由黄白两色宝石制成。

后羽轩后羽轩优质答主

翡翠是非晶质体,石英质玉是一种由石英成分所组成的玉石,比如琥珀,玛瑙,玉髓,东陵玉,碧玉,绿幽兰,金丝玉,琥珀蜜蜡等都属于石英质玉。由于石英质玉的种类繁多,颜色也是多种多样,因此经常被一些无良商贩以次充好或者利用其来仿翡翠,常见的有碧玺,水晶,东陵玉和绿色玉髓等。

翡翠的内部结构基本是由一些细小的柱状和纤维状的晶体交叉镶嵌组成的。在平面放大镜下观察可见白色或者透明的柱状反光和纤维条带,条状,鳞片状以及絮状的交织结构以及粒状辉石。而石英质玉的内部组成颗粒比较粗大,在平面宝石镜下可以观察到黑色的斑点。

翡翠在矿脉中多成漂砾,块状,棱角不整齐,而石英质玉在流纹岩中多成晶块,或者晶钟组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