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汉白玉哪个好?

庾雪涵庾雪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玉”,这个字的甲骨文写法跟“王”很像,上面部分都是王字旁。“玉”的本义就是美石,所以“玉石”连在一起表示美丽的石头。 不过“玉”的字形演变并不像“王”那样简化很多。比如金文中“玉”是这样写的: 小篆中这样的字形还有很多,秦朝的小篆书《泰山刻石》上就有这样的文字: 汉朝的隶书把“玉”写成这样: 再到后来的楷书、书法等等,一直沿用至今的汉字字形。 所以你看“玉”从甲骨文到现今文字一直是比较负责的。而“玉”表示的颜色一直都是“白”“青”“碧”等颜色。 而“翡”是“非”的异体字,在汉代以前写作“翡”,后来才变成“非”。所以“翡”是一个会意字。从“翡”的字大多都和羽毛有关,如“翡”字本身的含义是赤羽鸟的羽毛(红色的,泛着蓝绿色的光泽):

所以“翡”字引申指“红色”: 再进一步引申泛指“鲜艳而美观”: 由“鲜艳而美观”再引申出“精致巧妙”的意思: 由“精致巧妙”又引申出“技术好”的意思: “巧遇”“遇见”中的“巧”也是从“翡”字引申来的。

综上对“翡”的理解,可以发现“翡”字本身表达的意思是偏向于中性的,只是带有“红”“艳”的色彩。而“玉”给人的感觉则是纯净通透,色彩偏柔和。

所以在颜色方面,“玉”比“翡”显得更加纯净,“翡”比“玉”看起来要艳丽一些。 但是!这里要引入另一个概念——包浆。 什么是包浆呢,我可以很负责的说,没有包浆的玉石就不是好的玉石了。 为什么我这么肯定这种说法,我在之前的节目里曾经专门介绍过。

天然形成的玉石都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经过上亿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在这期间它们的表面会因自然侵蚀而产生磨损,并形成一层薄薄的包浆。这层包浆对于玉石来说,就像皮肤之于人类一样重要。

由于天然玉石形成的复杂性和时间的漫长,导致不同部位的玉石可能形成不同的包浆,而且同一块玉石也可能形成不同颜色的包浆。 比如一块玉镯,外圈的包浆就比内圈的要厚一些,而且由于摩擦接触,可能会形成明显的色差。

有包浆的玉石并不是不好的意思,反而证明了这种玉石“活”,且历史悠久。 如果有人送你一块没浆的玉石,你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因为这证明这块玉石还很年轻,打磨抛光也没有多久的历史。

束雨洁束雨洁优质答主

翡翠具有玻璃光泽,硬度很高(6.5度),在上面划钢制小刀会在翡翠上留下划痕,在小刀上也留有翡翠的痕迹(小刀的硬度约为5.5度);汉白玉为油脂光泽,硬度较低(4.5度),在钢制小刀上划会感到很轻松,在小刀上几乎不留划痕。

翡翠的密度高、手感重,且内部洁净,几乎无杂质;汉白玉的手感轻巧,内部常有杂质。翡翠主要由辉石类硬玉组成,而汉白玉主要由碳酸钙组成。

翡翠大多呈绿、紫红、黄褐等色,汉白玉大多为洁白细腻的玉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