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卡翡翠原石怎么选?

徐凡晏徐凡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学会看“底” ,是玩好原石的第一关! 什么是“底”? “底”,就是指一块原石除锈(皮)层和色(花纹)带部分以外的部分,称之为“底”。原石的“底”一般分为:底色、水头、地张(场口)三个方面来描述。

1.底色:指原石除去皮与色后的底子部分,可分为白底、灰底、黑底、黄底等。以黄色为底的石材,往往种质较好;而黑色或是灰色为底的石材,经常会出现种水差的情况;白色则是多种色调的混合体,出现情况最多,也要加以区分。 例如:

2.水头:指原石内部水线的存在状况。有“干仓”与“湿仓”之分,在观察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其水头的长短与粗细变化。一般情况下,水头长且粗的好,说明原石内部矿物颗粒之间的胶膜物质丰富,不易裂,也易出水。 而若水头短且细,则说明胶膜物质较少,容易断裂,出水的可能性也较小。 但水头也不能太长,过长的话,有可能会造成废料。因为过长的水线,很容易形成“透明隔膜”,影响后期的加工效果。 如上图所示,就是水头太长太细造成的透明隔膜,这种材质做成的成品,会留下明显的缝隙,影响美观度。

3.地张(场口):每个场口的原石,其质地都是不相同的。而我们要学会通过观察,去判断它属于哪一种质地。 例如: 以上只展示了部分原石的地张特点,大家在平时可以多加留意。

好啦,掌握以上技巧后,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实践啦! 这里先给大家展示一部分我最近淘到的宝藏原石,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来交流哦~

段力宴段力宴优质答主

会卡是指在有青田皮或黄壳皮壳的翠石上,杂有呈暗黑色、黑绿色、褐灰色或浅黄色的近于条带状或不规则形状的脉络。这种脉络与周同部分界限清楚,呈凹陷的沟槽。翡翠首饰中有“河漏”和“山麻皮”的名称,它们都是由会卡翡翠经风化、侵蚀而成的。所以在“老坑”翡翠原料中,可以见到“绿”呈脉络状分布于“河漏”之中或麻皮石上,经加工后可以成为十分优美的首饰。

因而具有上述特征的翡翠原料是有“绿”可寻的,有经验的艺人,根据“绿”与会匣相依偎的规律,从“漏”和“麻皮”的颜色、形态和分布区域等,判断翡翠原料内部“绿”的情况,选择价值高的会匣原料。实际上会匣翡翠的脉络中,也有可能是“白底青”或“油青”等次翡翠的出现,因此,选择会匣料也存在很大风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