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手镯的胶?

咸一朱咸一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胶”字,是行内给新手的提示用语,指翡翠手镯质地细腻、通透度欠佳的情况。 当然,这里说的“胶”不是粘糊糊的那种胶,而是指的是翡翠内部的结构。

我们常听人说“糯种”“冰种”,这些都是形容结构的词汇,结构致密,透明度和韧性都好,这种手镯价格自然不会低;若结构疏松,透明度差,看起来“发闷”或“有浊感”,那就是性价比不高了。

不过,影响“胶”感的主要还是结构,但透明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因为有些手镯虽然结构松散,但是白色底色(底花)很干净,没有灰色或者褐色的杂质干扰,那么整体的“胶”感也是不错的。 有一些手镯本身结构很好,但是因为含有黑点、石纹等瑕疵,整体观感会大打折扣。

还有的手镯本身底子很干净,但是圈口太小,佩戴不适合,也会降低“胶”感。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颜色,如果手镯的颜色灰暗无光,那怎么谈“胶”感呢?

一般来讲,淡色、亮色的翡翠手镯更显“胶”感,而深色、暗色的就比较减分。所以选购的时候需要注意辨别。

雷德贱雷德贱优质答主

翡翠A货手镯是目前最普通也是最经久不衰的款式,“冰种玻璃种”、“芙蓉玉种”、“紫罗兰种”、“金丝玉种”,都是出产量很大,同时也是受追捧程度颇高的款式翡翠手镯。但不是任何种水的翡翠,都适合做手镯,一般来说,颜色太脏,裂纹太多,种水太差的翡翠,都是做不了手镯的。而即便上等品质的翡翠做成了手镯,由于翡翠独特的纤维状结构和脆性较大的材质,在加工和流传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崩口裂纹等现象,如果采用“胶”或“环氧树脂”进行注填,这种手镯就变成了B货。不过这种处理方式目前比较少见,因此现在流传的用“胶”充填的手镯,绝大多数都是“半处理品”。

所谓“半处理品”,就是指手镯的本体品质还算可以,但加工过程中或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裂纹,为了掩饰裂纹或防止裂纹进一步扩大,用经过染色的“胶”注填裂隙,最终成了颜色艳丽异常的手镯。用“胶”充填裂隙的手镯由于经过了染色处理,因此往往颜色会艳丽异常,绿得不自然,而且接触皮肤或遇热会褪色,这是区别翡翠手镯是否染色的重要特征。

除此之外,观察颜色与裂纹的关系也是重要方法,因为这些手镯在注胶充填前往往已经生成了裂纹,因此颜色与裂纹的接触线常常呈锯齿状;而天然的色根与底子的接触线多呈渐变的模糊状态,两者很容易区分开来。用“胶”处理的手镯在密度和折射率等方面虽然与翡翠相近,但可以通过测试相对密度、测折射率等手段来区分,不过由于手镯的构造关系,接触面小且受光线影响,测试都有一定的难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