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翡翠石料黄雾?
我是 @农嫂,一个喜欢研究吃的吃货,如果感觉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关注哦! 现在市场上的假翡翠很多,如何买到一只真品,需要有点玉石知识。 先放一张图,这是只假的翡翠手镯。虽然雕刻的是福瓜,但是颜色太过均匀,没有色根,而且光泽很亮,像玻璃一样,这是典型的B+C货。 这种仿冒的手镯价格便宜,一般几十块一只。但买回来的手感却是滑溜溜的,不压手(手腕部受力后手指发麻的情况),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表面有凹坑。
【A货】自然光下是呈绿色,有底色,色与底部分离,有色根,有种水的感觉。就是天然形成的,没经过人工填充或者染色。
【B货】由于质地粗糙,绿色分布不集中,为了让其看起来更清新脱俗,商家就会将其放入酸液中浸泡,使其绿色变得鲜艳,同时清除里面的杂质。当然过程中也会损伤部分绿色,所以B货看起来比A货略泛白。
【C货】在B货的基础上进行染色,让一些原本颜色不好的区域变绿。不过染色剂并不是和皮肤完全融为一体,所以长时间佩戴或接触人体后会有褪色现象,特别是出汗多的时候更明显。 C货由于颜色是假的,所以在光线较强的部位会呈现一种反光的效果,像是涂了油一样。 怎么辨别呢? 1、看外观。天然玉石表面有一丝丝的裂纹,也就是“棉絮”,看起来很自然。而人造玉石的表面光滑,非常通透。
2、掂重量。同样体积的天然玉石会比人造玉石沉一点。 3、测硬度。天然玉石的硬度为6.5~7,用尖锐的指甲划动会有印记,而人造玉石的硬度不足,很容易留下痕迹。
4、烧熔化。这个比较极端,直接烧熔再观察。
丁兵优质答主黄雾就是指的在半透明玉料内部所出现的黄色或者黄绿色的雾状浸染,黄雾一般会在靠近玉料表皮的地方存在,越往玉料内部,就越不明显,直到消失。黄雾一般不会呈立体的块状,而是平行于玉料表面,像一片片的纸状深入玉质中。
黄雾的成因比较复杂,翡翠行家也一直都有过讨论,但没有一个最终的定论。而我们作为翡翠消费者,也并不一定要知道黄雾的成因,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黄雾对于翡翠的影响。因为黄雾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翡翠的价值造成影响。
首先,黄雾影响翡翠的透光度。即便是冰种玻璃种的翡翠,如果出现了黄雾,其透明度都会遭到较大破坏,翡翠通透度大大下降,也会影响翡翠的色根、色调,这样的翡翠,颜色就不符合“翠性”的特点,价值也会受到影响,很难作为翡翠首饰出售。这样的原料,大多用来加工器皿和小件花件。
但若是糯化种和水沫子等这些本身透光性就比较差的原料,它们所出的黄雾则影响不大,因为原本这些原料本就应该进行磨砂处理,加工成素面饰件,而黄雾的存在也恰恰符合这些饰件加工手法,使得颜色不会太生硬,看起来更加柔和。
大家注意,黄雾并不能等同于“酱油皮”。“酱油皮”是指的表皮呈深褐色的石料,这种玉料在北方也被称为“黑乌沙”。在所有具有色皮的翡翠石料中,“酱油皮”的玉料内部出绿的机率是最大的。即便是在没有出绿的情况下,“酱油皮”下也有可能出紫或者出黄,所以,这种石料价格也是比较高的。
“酱油皮”下出的绿是翠性十足的正绿,而黄雾的色调往往是发乌发暗、色调不纯的假绿,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大家要区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