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烤色好不好?

步雪珊步雪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烤”是一种高温加色的方法,原理上和焗油差不多…… 一般用于颜色浅的料子或者颜色不均匀的料子上,通过加热让染料更加均匀地渗入肉质内(颜色太深的话就会覆盖住原本的肉质了) 不过“烤”的颜色是呈片状或点状的,不像浸色那样完全渗透,所以会保留一部分原本的颜色,也就是所谓的“底子”,一般来说比较自然,除非你特别要求要满色……

当然,“烤”也不是随便就能做的,如果料子本身含有杂质,或者有裂隙,那么在操作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开裂或者染色不均的现象,所以并不是什么料子都能烤——这跟染头发不是一个道理嘛!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染发,不是所有人染出来的发色都是一致的…… 至于题主说的证书上的颜色描述,那只是一个标准参考值而已——“淡绿”“绿色”“深绿”……只是代表一种范围,并非绝对值,就像我们测光度的时候用“近视0到600度”来表示,并没有说必须是575度或者525度这样具体……

只要看起来自然,那么这种处理方法就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为了整体美观而损害部分材质(比如有纹路的石头表面烤了颜色)或者色差太大的话,那就说不过去了…… 以上~

乜一山乜一山优质答主

烤色处理多用导热性能好的物体进行烤烤色,该物体表面光滑平整,其上有比翡翠烤色部位稍大的图案,以使烤色后翡翠的图案更加完美逼真。烤烤色多用银、石墨、炭灰作图案,用石墨或炭灰时,可在翡翠表面涂一层沥青(沥青具有导热性),再将带有图案的石墨或炭灰平放在翡翠表面,进行局部、有图案痕迹的烤色。

烤色翡翠放大观察时,可见,翡翠内部的裂隙及颗粒间被红褐色浸染。该浸染不随颗粒的轮廓进行,在颗粒交界处的浸染较深,且非常均匀、自然。由于浸染后原石内水气不能导出,在裂隙及颗粒间形成空隙,故可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内部存在“真空”或“充气”现象,这是与天然颜色的最大区别。

目前,市场上的“红翡”价格很高,为了提高原石的价值,人们常采取将白色、青色等色翡翠进行烤色处理,使之成为艳丽的“红翡”。烤色的方法是:在普通电炉盘上放一平热铁板,将翡翠加热到80一100℃左右,然后将经过染色的翡翠浸入“糖水”(蔗糖加水配成)中,再加热到160℃左右,利用糖在300℃以下热熔时会发生脱水、裂解和焦糖化(即形成琥珀色的大分子有机物)的性质,将热熔后的产物浸入翡翠中,再加热到220一230℃左右,直到翡翠表面呈红色并且红色能较牢固地固着在翡翠表面,即完成该烤色。

有些翡翠的颜色很“死”,即颜色分布不自然,颜色的深浅变化也很小,即红的地方很红,红与不红的界限很明显,且颜色不向下面过渡,显得颜色很“浮”在表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