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画中国画写意荷花小品?

章沛菡章沛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画了几年中国写意荷花,有一些体会,简单分享。 中国写意花鸟画里对荷花的描绘很常见,比如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家的作品里都有不少的荷花生动形象又姿态万千。 那么如何画好一幅写意荷花呢? 首先得了解(熟悉)荷花的形态结构。莲属水生植物,有根茎,叶、花、果皆大而圆。

1.荷叶:圆润,有大有小,有正有斜; 2.莲蓬:有粗有细,有高有矮,分布合理就行; 3.荷花:有全花开的,有半开,有刚绽,也有将残的; 4.莲子:有含包待放,有初露,也有饱涨。 …… 根据以上的形态结构去画出合理的画面效果就行了。当然,画画是没有绝对理性的,感性的因素也会存在于画面之中,比如对造型进行适当简化和抽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不管怎么省略和抽象,我们对对象的理解和认识应该是清楚明了的,不能糊里糊涂地乱画一通。 除了对对象的了解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疏密得当,构图合理。 作画时,要根据画面的需要控制好荷叶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疏密关系,既要合理摆放,又不能过于密集而造成“热闹”场面,导致视觉中心不明确。同时要注意留下适当的留白,以体现作品的虚实关系以及空间感。

2.用笔用墨得体,线条自然生动。 中国画里线条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刻画物体形象不可缺少的工具。画写意荷花的时候,要根据荷叶的起伏变化,结合线条的粗细、方圆、长短等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厚重感。 用笔要用笔锋,忌平铺直叙,尽量使线条富有弹性且自然松动。墨色的浓淡干湿也要合理调配,切忌一块块闷在画面上,显得死板无趣。

3.感情自然流露,忌做作。 在作画过程中,作者的感情状态会自然而然地表露出一些来,也许只是一丝紧张或者犹豫,都会有所体现。当我们完全放下顾虑,从容不迫地绘画时,作品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作画时,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很重要。 另外,在学画的过程中,要多问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处理?为什么要这样构图?这样处理的意义何在?等等。多思考,多总结,有助于我们在提高绘画水平的同时,提升个人修养及素质。

闵姿琼闵姿琼优质答主

传统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最大区别是中国画讲究用笔用墨,讲究笔墨技巧,因此,学习和掌握笔墨技巧是中国画入门的首要一课。

用笔用墨的技法实际是“线”和“点”的技法。用笔的方法有中锋(垂直的向纸面上按、拖、拉;侧锋(笔锋垂直于纸面侧锋擦入纸面,左右运行。用笔用墨时笔上水分大的叫湿笔,“点”、“线”清晰明朗;笔头水分少的叫枯笔,“点”、“线”呈毛笔的效果。用墨技法有“破墨”“积墨”。破墨技法就是用浅墨破深墨(或深破浅)。积墨技法就是先用淡墨,在已经干透以后,再在上面用深的墨。古人作画用墨五法,“浓、淡、干、湿、黑”。具体地说,是说在用墨作画时浓墨、淡墨、干笔、湿笔和重墨黑处的处理。墨法的运用关键在于笔上含水量的多少和笔上含墨(水)后在纸上的接触时间长短(即按、拖、拉的速度)。一般用笔时笔触不宜太长。在作写意画时,往往以笔上多含墨和水,在纸上有意形成渗化,称为涨墨法。

在用笔用墨技法的掌握和运用上,首先要抓好用笔方法的正确性。笔有羊毫、狼毫、兼毫之分。作为入门学习,最好用狼毫笔,笔锋稍硬、容易掌握。用笔时注意笔锋要垂直纸面,起笔注意笔锋要尖(中、侧锋都一样),运笔注意提按均匀,收笔要注意提笔,一般以回锋为好。这样,画出的笔划线条既匀称又有力度感。初学者,特别是学油画、水彩、素描出身的同志,往往用笔不讲究,常出现躺着“扫”、“拉”,落笔无尖(俗称“扁笔”),收笔不提不收(俗称“拖死蛇”)和“破笔”、“飞白”、“粗柴棒”的现象,一定要注意克服这些毛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