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汝瓷瓶底有什么?
从工艺上来讲,底部处理一般有两种形式,一为堆起,二为凹进。 1.堆起的底部的典型是当阳峪窑的瓷器,其底部一般有一道或者两道刮刀痕(如下图) 这种底部的特点是刮掉底部粗粝的面层后,其露出来的胎骨是一整块的粗粝的灰色胎土。用手抚摸有质感,像是打磨粗糙的砖块的感觉。
2.凹进的底部的典型是钧瓷和少量青釉瓷(如张公巷窑口出土的北宋青釉器),其底部一般是无纹或者有一圈极细的弦纹(如下图所示) 这种底部的特点是在刮掉底部面层以后,其露出来的胎骨并非是完整的灰白色或者紫红色胎体,而是有类似“补丁”一样的暗红色或者紫色的斑块;用手指刮蹭的话,质感不是像磨旧的砖块一样粗糙的感觉,而更像是抛光后的象牙或者玉石的质感。
个人比较喜欢收藏陶瓷器具,这几年一直专注做这事。在不断的淘到好器物的同时,也总结出了一些鉴别真假的方法和经验。如有同样爱好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我的微信:xuhaitang65。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制作工艺还是最后的呈现效果来看,均能明显看到不同之处。
那么为什么要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底部形态呢?这是因为这两个不同的工艺最终导致了器物底部所承受的力量模式的不同,因而对器物本身造成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从物理力的作用方式上来看,重力作用时,物体下方的压力大于上方压强,从而对物体的完整性产生破坏; 而支撑力则是下方区域的压强大于上方区域,所以不会对物体造成损伤。(详见下图受力分析)
对于汝瓷来说,它的制作原料中含有极高的铝成分,这种高含量的铝使得制品具有很强的韧性(具体原理参见我另一篇文章《揭开汝瓷美丽的秘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御外力冲击带来的破损,因此即使是有瑕疵的汝瓷器物也非常少有。 所以,通过观察器物的底部形态我们就可以大概判断出这件文物究竟是汝瓷还是其它陶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