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种嫩的翡翠?
“种嫩”是业内术语,是指玉质的新老程度。 种老的玉器,其质地细腻、纯净、润泽,有时可见到胶质感或油脂光泽;而种嫩的玉器则相反。在相同颜色、品种和大小的情况下,自然要选择种老的玉器了。
1. 观察法 通过眼睛直接观看,看玉的透明度(水头)、结构(颗粒粗细)和颜色(鲜阳明亮还是灰暗沉闷)三个因素来判断。
2. 手感法 种老的玉器,由于内部结构紧密,用手掂量会有沉甸甸的感觉;而种嫩的玉器因为结构松散,掂量时没有这种感觉。不过要注意,不能只凭这一点判断,否则易走眼。
3. 敲击法 用手指轻轻敲击玉器表面,种老的玉器声音清脆悦耳;而种嫩的玉器,因含有较多的杂质颗粒,敲击发出的声音较为浑厚低沉。
4. 光照法 找一块玻璃,把要鉴别的玉器放在玻璃上,再往上面照射,如果能看到玻璃后面的字迹,说明该玉器透光性很好,即种很老;而如果只能看到淡淡的影子,说明该玉器种很嫩。 当然,最好还是不要买这种透光性很好的老玉,因为里面的结构已经非常脆弱了,经不得磕碰。
5. 浸泡法 如果一时买不到玻璃,可以把要鉴别玉器放入清水中浸泡两个小时,然后仔细观察它的表面及内部结构。如果玉器表面出现麻点或坑洼,且颜色发暗,说明材质较差,也就是种嫩;如果玉器表面光滑,色泽明亮,则可判断为老种。
我们常说的“老种”翡翠和“新种”翡翠,这里的“老”与“新”并不是指它们的产生年代,而是指翡翠结晶颗粒的粗细程度。
翡翠是一种多矿物的集合体,内部的硬玉矿物主要以柱状晶体存在,晶体之间可以发生交织、定向排列、镶嵌等作用,形成颗粒大的粗晶质或颗粒小的细晶质翡翠,前者被称为“新种”,后者被称为“老种”。从外表上看,“新种”翡翠的色调不够浓郁,绿色和底色之间往往界限不清;“老种”翡翠的色调一般比较深,通透明亮,绿色和底色之间界限非常清楚,而且颜色的分布也更为均匀。
除此之外,还有“古月白种”翡翠、“钢灰水种”翡翠、“紫罗兰种”翡翠、“芙蓉种”翡翠等多种分类。“古月白种”翡翠呈灰白色,质地细腻,很像上等的和田玉,有“穷翡翠、富和田”之称;“钢灰水种”翡翠呈钢灰色,但透明度不及冰种翡翠;“紫罗兰种”翡翠的色调很像春天紫罗兰花的颜色,但颜色、透明度的变化很大,有的色浓透明度低,有的色淡透明度高,市场上常见的“春带彩”(“紫罗兰种”翡翠和“玻璃种”翡翠同时存在)翡翠饰品价格很高,但其价格受色和水的影响很大;“芙蓉种”翡翠呈粉红色,透明度比“古月白种”翡翠差。
总的来说,翡翠各品种的优劣顺序为:玻璃种、冰种、芙蓉种、祖母绿种、春带彩、紫罗兰、芙蓉种、高绿低水、高绿高水、刚青种、绿花、低绿、柳丁种、杨柳种、高冰种、干白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