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陶的区别?
1、陶器是用粘土或陶土经捏制、修整而成的一种器具,通常作为日常生活用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之一,距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了。由于烧制陶器的工艺与烧制瓷器极为接近,所以经常有人把两者混淆。事实上,虽然都是陶瓷,但两者的区别是很大的,既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又有着现代的科技含量;既用于饮食用具、生活器皿,也用来制作艺术品陈设。不论从使用的角度,还是从观赏的角度,都非常有价值。
2、陶瓷指的是用陶土或瓷土制成的各种器皿和艺术珍品的总称,其特点是表面光滑,耐高温,抗腐蚀性强。根据烧制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瓷质材料,含铁量低于3%,由陶土或瓷土经过配料、压饼、干燥、施釉、烧制等工序制成。另一类是砖瓦类,含铁量高于3%,是由粘土及砂粒混合而成的非晶质材料,以人工机制而成。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陶瓷有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电瓷、玻璃制品等等。其中,日用陶瓷包括餐具、茶具、咖啡具、厨具以及卫生洁具等;而艺术陶瓷则用来装饰美化环境,如壁画、雕塑、壁挂、花瓶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高品质生活的陶瓷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陶瓷事业,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建水紫陶是以红、黄粘土为原料的,制成的紫陶颜色大多呈红色,也有黑色的,它的特点是“净”,建水紫陶的工艺是先制泥,后拉坯,再刻填,最后烧制、打磨,而宜兴紫陶大多是以紫砂为主要原料,颜色大多呈紫色或棕色的,它的特点是“润”,宜兴紫陶的工艺是先打泥片、镶身筒,再拍打成型,然后进行雕刻、打磨以及烧制。
建水紫陶是云南的四大名陶之一,由于建水紫陶是用建水当地五彩山的红、黄粘土做原料而且制成后在表面有自然生成的开片纹而得名的,建水紫陶是一种低温陶,经过1000到1200度烧制以后,敲击会发出金属之声,但是不具有吸水性以及透气性,而宜兴紫陶主要产自江苏宜兴,由于它是由当地特有的紫砂泥制成的而得名,宜兴紫陶属于弱可塑性软陶,它的烧制温度是在1200度左右,制成后会有气孔率,从而形成它的透气性和吸水性。
宜兴紫陶主要产自江苏宜兴的丁蜀镇陶都,是全国十大名陶瓷产区,宜兴紫陶是具有3000年历史的一个艺术陶瓷,宜兴紫陶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具有影响力的而建水紫陶主要产自云南省建水县,是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中国名陶,由于建水紫陶具有独特的工艺、艺术价值以及文化内涵,建水紫陶被越来越多人知道,并且得到了众多陶瓷界大师以及学者的关注。
建水紫陶制作过程中需要13道工序,建水紫陶制作工序包括的是:制泥、拉坯、湿坯装饰、雕刻、填泥、刮灰、修坯、晾干、打磨、配釉、装窑、烧制、出窑。建水紫陶的制作要求比较严格的,而宜兴紫陶有76种传统工艺,宜兴紫陶制作工艺包括的有:和泥、制坯、打泥片、镶身筒、拍打成型、雕刻、烧制以及打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