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画分为哪几种?
我国岩画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看法,大致有两种意见: 一是据岩石类型划分,可分为砾岩画、砂岩画和板岩画等; 二是按制作材料的不同,将岩画分为划刻(用石刀等工具在岩石上刮刻)、磨刻(利用岩石的自然起伏,用石锤敲击打磨而成)、雕刻 (运用打制法或凿制法制成)、绘画四种基本类型。 还有学者根据岩画的主题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建筑式、宗教式、礼仪式、娱乐式、标记式、服饰式及其他四大部分共15个小类。
还有些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岩画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在此从略。 以上各种划分方法均源于国外学者的分类,我们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分类都不是绝对的,有些岩画可能同时属于两种甚至多种类型的范畴。
依岩画制作技法,一般分为凿刻岩画和涂绘岩画两大类型。所谓凿刻,就是直接在岩石上用石器敲琢出划痕,凿刻岩画多为浅浮雕,少数为阴刻。涂绘,就是直接在岩壁上抹上颜料作画,涂绘岩画大部分已经漫漶不清。
涂绘岩画的颜料制作一般比较讲究,是把矿石颜料和动物血液或油脂及泥土调和以后再涂绘在岩面上的。泥土起到作媒质的作用,使颜料粘着在岩面上不会脱落。血液使颜料着色艳丽。虽然已经历几千年岁月,有的岩画仍然十分清楚、颜色鲜亮,这是利用“岩溶”原理保存下来的。
岩画作为“史前绘画”,它的制作工艺,为研究中国美术史找到了最为可靠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