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色带是什么?
纪羊最佳答案
色带,就是翡翠原石的皮壳和肉部分之间的颜色,它是由硬玉矿物的颗粒构成,也是今后翡翠成品颜色的参考标准之一。 我们可以把一块原石分成三个区域来了解它们各自的颜色特点:
最外层为风化膜;其内有层为“石皮”,它是由于硬玉矿物在重力作用下集中于外壳部分,逐渐沉积而形成的。“石皮”的颜色一般有灰绿、深绿色或黄褐色等。 “石皮”之下,便是“雾”了,“雾”的颜色通常为白色、浅绿色或棕黄色。最后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色(翡)”,它的颜色通常为红色、橙色、黄色、淡绿色或紫色等等。
当然,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的颜色分区,实际情况还要具体分析。例如:有的原石外皮颜色呈亮黄色,那么说明里面“色”的部分很可能也带有黄色调;如果外部颜色是黑灰色,那内部可能偏深色;如果是绿色则肯定要绿色调等等。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除了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颜色以外,其实翡翠的原石还有“暗色”存在,只是我们无法观察到罢了。 这些肉眼能看到的颜色以及“暗色”,统称为“有色部位”。它们都是自然状态下,由各种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而导致的颜色变化。
色带是指颜色在翡翠中成带状分布的现象,与翡翠的色斑色块相比,色带在翡翠中的分布更为集中,更具有方向性。
翡翠中常见的色带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柱状色带、脉状色带、透镜状色带、环带等,由于色带是在翡翠形成过程中相对晚期形成的,因而它在切割后的翡翠中常常成为裂隙的导源,所以,色带在翡翠中是不受欢迎的。
色带主要成因:
(1)由于矿物化学反应的不均匀替代作用,硬玉被钠铬辉石、绿辉石等绿色矿物所替代,从而形成色带,这是翡翠中绿色色带的最主要成因;
(2)在接触变质作用或混合岩化时期,外来的绿色带状体侵入到硬玉岩中,而形成色带,这种色带具有充填裂隙的特征,因此常成为裂隙的导源而使翡翠价值降低,但在一些质量较好的绿色色带裂隙被后期的硬玉胶结以后,可以使翡翠的透明度变得很高,因而其价位也就很高。
(3)由后期矿物生长而成,如钠铬辉石、绿辉石等。在翡翠中常见的色带主要是由钠铬辉石引起的,因此,色带常为深绿色或艳绿色,并呈透镜状产于硬玉颗粒之间,在强光照射下呈“翠性”反应,具玻璃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