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羽翡翠怎么样?
谢邀! 首先,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绿羽”。 “绿羽”是一种行业俗称,它实际上指的是一种颜色的分布状态——“绿色分布于底色之上,如同羽毛的纹理一般”(引自《宝石学》第六章 彩色宝石 一节)。比如下面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类似的: 这些石头,它们的颜色都符合“绿羽”的定义,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绿羽石”。
而您所提到的这个“绿羽翡翠”,其实是一类特殊的翡翠,行话叫“干青种”或“干青”。它是属于翡翠中的一个特殊品种,主要特征就是颜色极深,而且颜色部分呈现为细密的纤维结构。 这种纤维状的结构,在自然光下是很容易观察到。所以,如果在自然光下看你的干青种翡翠手镯,它的颜色是呈丝状、条状分布的,那就是比较天然的干青种;如果是雾里看花似的,感觉颜色聚集在一起,而又分不清边界和形状的,那大概率就不是干的了,而是油青或者糯种。 这几种称呼都有点含混不清的感觉,为了区分起见,我们可以给它们各取一个名字——
天然形成的干青,可以叫做“真干青”;加工之后仍然保持干青种的,可以叫做“润干青”;加工后变成油青色儿的,可以叫做“返油青”;本来底色不好,经过抛光以后看起来颜色似乎变淡一些的,可以叫做“假干青”——当然,这些名字都是相对而言的。
因为干青种的颜色,确实太浓重了。如果拿放大镜仔细观察的话,那些颜色并不是像墨汁一样黑黑的,而是带有绿色的色调,而且有如丝如缕的感觉,很像天然木材的纹理。 用通俗一点的话语来描述干青种的特点,应该是这样的:色浓,但调子不灰暗;色匀,但没有光泽(油性);无色根(或色带);透明度差,但有荧光;种粗,但结构清晰。 ——就像这样: (引自百度百科,原图) 不过呢,虽然“绿羽”和“干青”都属于行业内公认的分类方式,但是严格来说两者的区分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毕竟,只要是人工开采的石料,其内部应力的释放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各种类型的水沫子。 所以,说透了“绿羽”“干青”,用行内的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莫怪玉工昏与懒,原来石本水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