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元是什么?

溥鑫玉溥鑫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银元”这个称谓并不准确,它的全称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银币”,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合法地盘主要在南方,所以这种银币在北方比较少见(除了伪满时期的伪蒙古银行币外),因此人们俗称其为“袁大头”、“孙中山开国纪念币”等。这类银元由国民党政府发起统一铸造,因铸于民国年间,且图案为主景人物袁世凯半身像,因而被称为“袁大头”;而“孙小头”是由于主景为孙中山先生像而得名,其实该币的正式名称应为“开国纪念币”。

虽然北洋政府和袁世凯为了建立中央集权不惜铤而走险,篡夺辛亥革命成果,但客观上,因为袁世凯的强势干预,民国初年的政治冲突并没有像清帝退位那样引起严重的社会动荡和破坏,反而使得时局得以稳定下来。

1914年2月,北洋政府为了统一货币,发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银本位流通货币——“袁大头”。“袁大头”的重量都是26.65克或13.25克,成色为90%,面值有壹圆、中圆(伍角)、贰圆、三角(伍分)、京币(l圆)等,其中以壹圆面额的最多,中圆次之。 “袁大头”的图案设计很有特点,正面一般是袁世凯的侧面头像,上方有“袁世凯像”字样及五颗星,下方为“一九一四年造”和币值。反面是一组精致的花纹装饰,中间无纹饰的称为“光边”版,其他均有纹饰,分为“三角” 、“尖八角”、“圆点”等,这是参照外国银元制作的。

“袁大头”的制作相当精美,在币面上雕刻的人物、花纹线条清晰,纹理细致,光泽度好,是典型的民国时期精品。 不过,这些银元虽然在民间广为流通,但是在官方档案里它们却被蔑称为“杂色银元”。

这是因为民国时期的中央、地方军阀和割据政权的武装力量都拥有自己的铸币厂,他们为了扩充军备和维持财政,大量铸造货币,导致当时的货币严重贬值,物价暴涨,金融混乱。为了区别于正规的“袁大头”,这些来自地方军头和反动官僚的劣质货币都被蔑称为“杂色银元”。

宁琴宁琴优质答主

银元,俗称大洋、洋钿,是从明代中后期开始的300多年时间里,世界主要贸易结算货币,也是我国从19世纪中期至新中国建立前的主要流通货币。在我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相继夭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并实行帝制。后来,军阀混战,各路诸侯竞相称王。从辛亥革命开始至新中国建立前,全国新造银币近1500个品种,在近40年的时间里,全国总计新铸发行银币不下250亿枚。“方寸之间,历史无边”,银元的铸造历史和清末民国的历史息息相关,承载了300多年的历史信息,反映和记录了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一枚枚银币,就是一页页历史,就是一段段史料,就是一幅幅画卷,就是一件件文物,就是一面面镜子,就是一颗颗明珠。从银币所铸文字和图案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看出,中国银币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色彩,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