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底灰好吗?

蒯具作蒯具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白什么叫“底”,什么又是“灰”。 翡翠的“底”是指翡翠原石经切割打磨后,除颜色部分以外的质地部分,也就是所谓的“地张”、“底子”、“底色”;而“灰”则是一个色调的概念,泛指色调偏灰色的玉件。 所以,当我们在谈到某个翡翠的“底子”时,其实是在描述这个翡翠原石的“底”,即除颜色外的质地;而当我们在谈论某块玉件的“色调”时,是在讨论这块玉石的颜色倾向(明度+饱和度)。

那么回到题主的问题,一块翡翠原石,切出来以后发现“底灰”,其实就是在说这块料子的灰色色调明显,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底子”偏灰。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例如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油青种”翡翠原石都带有一层灰色的雾(即皮壳),这种灰是一种“色相”中的低调灰色,这类型翡翠的原石切出来往往会呈现一种“暗青色”,其灰色程度因颜色浓淡变化而有所差异。 除了“油青种”外,许多糯种、冰种甚至一些玻璃种的翡翠原石同样会出现“底灰”的现象——这些原石的“底子”本就有一定的透明度和光泽,若再带有一些灰色调,便会显得有点“脏”,不够干净。 其实,“底灰”与否并不是判断翡翠价值的标准,也不能以此作为选购的依据。因为无论是“底灰”还是“底亮”都只是局部表现,只要颜色分布足够均匀,没有明显瑕疵,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取舍了。

但如果是带有较明显结构纹理的“底灰”(比如翠性明显的冰种、糯种原料),或是由大量裂纹组成的“底灰”(比如一些水头很长的阳绿原料)就另当别论了,这样的“底灰”会严重影响后期成型的稳定性,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关锐关锐优质答主

所谓底灰,应该是指原石的底色是青灰色。

有青灰底的场口有老厂、新场、会卡、莫西撒等水石场口。

如果是玻璃种或冰种,底灰不要紧,甚至还可以出现颜色,这样的石头价值很高。

如果种份不高,如芙蓉种、白色蛋青种、起灰的豆种等,底灰没有好的,都是差石头,没有什么价值。

因此回答“底灰”好不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见到实物,知道是那个场口的石头才能判断。

如果是在赌石市场见到这样的石头,首先要有充分的时间了解是哪个场口的石头,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