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中国的寓意是什么?
“鹊”与“喜”谐音,所以鹊在古时代表吉祥喜庆的意思。 比如:
1、《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的“鹊报喜讯”:“正月一日,俗云‘鹊报喜’;今人正旦,自夜达晓,爆竹不绝,谓之‘迎喜神’”。
2、宋代文同的《贺新郎》(寄辛稼轩)中“闻道郎君绝代,想见喜气盈眉。”
3、明代陆粲《庚巳集·月令》中“鹊噪枝头,冰融雪消,阳气升腾。” 此外还有诸如鹊桥、鹊步等表达欢乐祥和之意的短语。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提倡用“爱”表达感情,于是“鹊”和“喜”就逐渐分开了。但“鹊”所承载的祝福却没有消失——
1、唐代李商隐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名句,其中“灵犀”便指代了爱情。
2、宋代词人秦观有一首《鹊桥仙》流传甚广:“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其中的“织女牛郎”和“金风玉露”更是成了坚贞爱情的象征。
3、现代作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做什么才好呢?……”其中对“月”的描写其实还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中爱情的憧憬。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喜鹊的描述大多是吉祥、喜庆或福兆。在传统吉祥图案中,喜鹊也与“福”挂上了钩,“喜鹊鸣檐”即谓鸣檐之鹊带来福气;“喜上眉梢”则由喜鹊站立在梅枝上而得名,常用于婚庆和过年的装饰……
在人们的生活中,喜鹊的鸣叫声是充满喜庆的“吉声”,因为人们习惯把吉祥、好运、喜庆、发财、官运等等统统归纳为喜,所以喜鹊也就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吉祥鸟。这种观念使喜鹊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座上客,人们不仅在语言上对它爱护有加,在行动上更是爱护有加,当喜鹊在某棵树上筑巢时,人们不仅不会惊扰它,还要倍加保护,防止其他动物去危害它,这是中国传统的喜鹊文化。
其实,对喜鹊的描述也并不总是吉祥、喜庆或福兆,比如,当喜鹊飞上屋顶或者从头顶上飞过时,就会说“有灾了”;当喜鹊飞进家门或者客厅时,也会说“有灾了”……由此可见,尽管中国人对喜鹊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但在喜鹊的审美文化上却并不如其他民族那样有共识性。
中国传统文化对喜鹊的感情与西方文化差别较大,例如,中国神话中的王母娘娘用喜鹊搭桥促成牛郎织女相会;而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中,喜鹊却被描绘成不忠和背叛的象征。喜鹊在西方被象征为背叛、邪恶和不祥。在英国,由于喜鹊通常成对活动,人们认为看到一只单独的喜鹊会带来厄运,只有从左到右飞过的喜鹊才是吉祥之兆。在欧洲的另一些地方,人们认为两只能相互说话的喜鹊能够预知未来,三只能预见死亡。在美国,成群的喜鹊聚集在一起通常被认为是将有灾祸降临的预兆,而一只喜鹊站在屋门前则可能预示着有坏消息将要来到。还有一句谚语说,“一只喜鹊是不幸的象征,两只喜鹊才能带来好运。”这些说法与中国人对喜鹊的认识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