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马品种有哪些?
中国马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和西南,以蒙古马、河套马为主要地方良种。 内蒙古地区有500多年历史的蒙古马,体格较高大;
青海湖周围和新疆天山山脉中生活的河套马,体质耐粗放,适宜在冷凉气候条件及半干旱地区生活;
云贵高原及四川西部的川马,体型小,骨骼精细,肌肉结实,耐热怕冷,适应性广泛,可在丘陵山地或平地放牧,是南方优良的马匹。
华南的广灵马、北方的河曲马等都属于中国地方良种。 中国历代王朝都很重视马种的质量与繁殖,从汉代起就设立了专门管理马政的机构——太仆寺。
到宋代,已采用“群选”的方法来培育马种,即把各种毛色的马放在一块儿,让它们自然交配,产下后代。然后再精选母马所生的马驹进行培育。这种方法现在已被应用于奶牛、肉牛等家畜的品种改良中。 明代还建立了皇苑牧场,饲养内府战马。这些战马都是选用身材高大、四肢修长、擅长奔跑的蒙古马,经长期选育而成。
清代中期以后,中原地区的官办马场日渐荒废,而东北盛京马厂(今沈阳)却日益兴盛,成为清廷供应马匹的主要场所。 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先后从英国、俄国引进了纯血马和一个马种群,作为自己统治的支柱。 但这一时期的中国仍把培养马种的重点置于培育挽马和提高骑乘性能方面,未考虑培养赛马。直到20世纪初,中国才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纯血马培育体系。
20~30年代,原产于俄国的奥尔洛夫骏马和中亚细亚地区的顿河马,相继引种到中国。同时,一些外国人也先后将一些优良马品种输入中国,如苏联的阿尔泰马,日本的塞北白马、川东乌珠马以及英国改良种等。这些外来种的引入,对中国现代马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