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如何画群峰?

毛亭岸毛亭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峰”的概念很广泛,它是相对于山体中岩石和土质构成的主轮廓而言的,由它而衍生出来的“山”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山脉、群山。所以在处理“峰”的问题上,必须考虑两个问题:

一是它的形状特征;二是它与周围山水的关系。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把它抽象成几个要素来思考:高低、长短、粗细、远近、虚实。 首先,峰与丘的不同,就在高矮之分——丘一般低平,而峰肯定高大。其次,峰与山的不同在于长短之分——山往往绵延几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而峰通常是孤立地耸立着。再次是粗细之分——山往往是宽窄相间的,峰则相对较细。第四是远近之分——山往往面积较大,远远就能看见全貌,峰则相对较小,需要近观细品。第五是虚实之分——山在画面上是实是存在,峰则是或模糊(云雾)或空缺(留白)。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总结,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比如黄山很多峰,高度并不很大却给人雄伟的感觉,就是因为它在云遮雾绕间露出的仅仅是尖顶,看起来就像刀砍斧劈一般,形态极为鲜明。又如华山的一些峰,虽然不高但有很多突起的部分,看起来就相当细长了。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观念——“峰”并非孤傲地独立于这个世界之上,它们是大山的一部分,是有情感的存在。因此它们与周围山水的关系,也就有了远近、高低、上下之分——远者淡者虚者隐者,为山;近者实者显者,为峰。所以,我们才会说,泰山像一位巨人,华山像一只猛虎……这是由于泰华两山,峰少而山多,所以显得特别雄奇磅礴。而黄山则像一个谦和有礼的君子,因为黄山的峰特别多,而又以灵秀见长,所以看起来就显得温婉平和多了。

熊汉扬熊汉扬优质答主

群峰要分远近高低,主次疏密。以勾勒为主,再用淡墨分染,用较深的淡墨点垛,这样使所画山峰的立体感较强,再用赭石色加墨提皴,再用淡花青色加墨染,这样山峰的层次和立体感较饱满,可画出春日雨后的景色。如用淡赭黄加墨染,则有秋季的感觉。

主峰和侧峰、远峰,都要体现出高低、大小、远近的透视关系以加强整体感,如果画一组山,山的结构方向要统~,如一组石头一样。云的画法,要为突出主峰服务,以虚衬实,以少衬多,使突出主峰更加醒目,云要流动而有变化,聚散有度,疏密相映。

用重墨在云头的下方和云的缝隙处断续地点垛,借以烘托映带,加强云的质感。画雪,用淡墨勾出,用重墨勾出树和山石的暗部,再在重墨的基础上用白色点垛,层层加染。

山的雪用淡墨勾,勾笔要轻,用笔要虚灵,有断有续,松动洒脱。雪的暗部较浅,不能以重墨表示,因此用淡墨或中墨勾出,这样与没勾墨线的部分有雪的受光后的明暗效果,勾出雪的厚度、质感。

上面只是讲了峰峦丘壑的一些画法和步骤,要想进一步提高,还应多从传统的山水画和自然的山林丘壑中吸取营养,多画速写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才能在山水画中逐步地提高而逐渐趋于成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