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有的口红?
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是有一些口红、唇脂的记载的,不过那个时候的“口红色”和今天的含义已经不同了;古代的“口红”,实际上是指红色的颜料,可以涂抹在嘴唇上或脸上,也可以用来绘制图案。 比如说汉朝的《西京杂记》中就有关于口红的记载:“赵后身体柔润,肤色雪白,每当入宫,必须涂抹九种胭脂颜色,画出各种美丽的笑脸。”这里的“胭脂”就是红色的染料,用胭脂给脸部化妆可以说是古代妇女最常做的美容工作之一。
古代还有许多其他颜色的颜料,比如绿色(翠墨)、紫色(绛珠)等。这些颜料不仅用来妆扮皮肤,还可以用来描眉画眼。 宋朝的《太平御览·时序部》还记录了另一种使皮肤红润的“口红”——樱桃膏:“紫樱膏敷面,令人面色红润。”“紫樱膏”其实就是现在的粉底霜,而用这种粉底霜来化妆,是唐宋时期女性最常见的化妆方式之一。
只不过,这样的“口红”并不能持久,需要经常补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就曾在诗中写道:“晚雨秋阴酒乍醒,轻烟孤影水边亭。”显然,这是写李清照刚化完妆的样子,说明她刚刚涂上红唇,但时间过了不久,唇上的胭脂就已经抹去了许多。 至于现在的唇膏、唇釉等等,那都是近代的东西了,大约出现在清末民初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