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盏是中国的吗?

查采月查采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天目”二字指的其实是碗的表面,天目的英文翻译为Daruma,来源于日本读音“Tanmoku” 。这种形状的大多数瓷器在日本叫作“Tofu bowl(豆腐碗)”或者 “Fukumikiri besshi(覆盂式碗)”,韩国则称之为“Tumokki (突目基)。这些名称都代表了这种器形的名字来源—碗口和底部都很宽厚,但是中间部分却很瘦,看上去就像眼睛凸出来一样,所以得了一个形象的称呼“天目"。

从宋代开始,日本和朝鲜半岛大量向中国进口瓷器。因为海上运输的缘故,这些瓷器的出口并不以产地命名,而是以“宋”字打头。在日语中“唐宋元明”中的“唐”就是指中国唐朝时期生产的陶瓷,而“宋”则是指宋朝时期的,以此类推。因此这种形制的瓷器虽然原产地是中国,但是却冠上了“唐”的称号,称为“唐碗”。

后来日本人又发现这种形制的碗在中国古代也有出现,只不过不是那么普遍。于是他们又换了一种说法,把这类碗分为“唐碗”“唐罐”等几种,并且把它们归类到中国古代的青白瓷体系下。 但事实上这种类型的碗不仅在中国有出土,而且在东南亚地区乃至欧洲也有存在,只是数量不及中国多而已。可见这种形制的碗和中国一样,是一种具有世界性风格的造型。

和非晶和非晶优质答主

天目盏,是中国的。但是其影响却是世界级的。宋代天目瓷,从福建泉州宋船的打捞物中可以了解,当时对外出口贸易中,是比建窑茶碗更多得多的品种。日本人所珍藏的建窑茶碗,来源于宋、元、明各不相同的历史时期。传世品中,也有多件国内未曾见及的纹样存世。由于这些建窑茶碗产生于中国宋代以来,而最初进入日本的,是由当时浙江天目山的寺院带走所获得,故而习称“天目”。

在日本茶道“里千家”的茶道词典、古书辞典、建窑研究的专门著作《天目》等中,列有各种天目的种类和名称,如曜变天目、油滴天目、乌天目、白鹧鸪斑天目、金缕天目、曜曜天目、珠斑天目、银晕天目等,名称繁多,有十几种之多。

这些名称,有的和我国陶瓷专业工作者所命名的名称接近,如油滴、鹧鸪斑;也有的按其釉色来称,如乌天目(黑釉);还有按窑变釉现象来称的,如“滴珠天目”等;也有的则是完全按日本茶人们美学鉴赏趣味的角度所命名的,如“曜变天目”。日文“曜变”的“曜”字,我国无此用法,当为日本创造的一个汉字。此字按日人释义,为“不断闪烁、变化”的意思。“曜变天目”器,确有在不同光线下,釉面斑点有蓝色光彩闪动、变幻的外观效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