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外国的文物?
1950年至1964年间, 大量西方艺术品从欧洲和美国运往台湾。当时大陆百废待兴,加之文革动乱,国家不可能有能力转移西方文物。这些文物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前运往海外或者被私人收藏的。 当然也有少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流散到台港澳地区以及海外华人聚集地的文物,大多为明清及近代文物。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斯大林去世等政治原因,苏联也曾将一批艺术珍品赠予我国。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开始有计划地从海外进口流失文物。1983年中国文物部门与英国政府签定了《关于追缴被走私出国门的文物案子的协定》,正式开展国际追讨流失文物工作。通过合作,中国追回大批流散海外的珍贵文物,其中不乏青铜器、书画等国宝级文物。 近年来,随着国力增强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加强,流失国外的文物逐渐回归祖国。如圆明园马首铜像(已捐归)、圆明园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已归)、王懿荣旧藏甲骨文(入遗)、西周利簋(入遗)、吴大澂草书《庄子·秋水篇》(入遗)等等。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境外文物回国,构建起了“国家主导、社会参与”的境外文物追索返还局面。2017年,中国启动首例商业涉侨文物返还案件,美国华裔企业家傅明宪主动携文物返华,使147件明代瓷器得以归国展出。
仅从二战时期说起就有几千万件,二战期间,日本以“军事研究”的名义掠夺了大量中国古代字画及其他艺术珍品,其中中国历代名人书画作品就有6000余件,如王羲之的《平安·何如·奉橘帖》三帖,李白的《上阳台帖》等国宝,都是以极低价格搜购和掠夺走的,还有大量从中国大陆劫掠的文物转手出售给西洋,据统计在过去的150年间,至少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流失文物散落在世界各地。
仅拿美国来说,在美国的博物馆及艺术馆中,中国文物是其东方艺术收藏中的主体。除了众多的州立、市立博物馆,还有蜚声世界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弗利尔美术馆等。在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中国瓷器占其全部收藏的4/5。
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国历史文物多达2万6千件,其数量超过除英国大英博物馆外的其他所有外国博物馆,仅商周青铜器就有1000多件,其中一些珍贵文物是20世纪初山海关铁路沿线出土后被外国人掠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珍藏品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包括200多件青铜器、1450块甲骨、400余张绘画及150多件景泰蓝器皿在内的中国古典艺术品,都被当作镇馆之宝。
再来看看法国,1860年法国与英国伙同侵略,放火烧了圆明园后,法国从中国劫来的文物珍宝近30万件,现还保存在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东方艺术馆还有相当数量保存在吉默博物馆。现被法国视为镇馆之宝的“昭陵六骏”中的4件就在法国。在巴黎国家图书馆中也有16万余册被劫掠的中国珍贵典籍善本。
日本从近代起对中国侵略中掠夺的中国文物不计其数,日本不但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期间,从中国东北掠走大量的中国皇家艺术品,而且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收藏家、古董商从中国购进并偷运到日本的艺术品也是惊人的。战后,由美国占领当局代管的400箱中国文物,除了退回给中国的70箱以外,其余的330箱,经确认全部流入日本。另外,日本还有专门用于收藏劫掠而来中国文物的博物馆——“青岛山博物馆”。
还有俄罗斯,100多年来俄国及后来苏联从中国劫掠的艺术品,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沙俄及苏联军队从中国抢掠得来;二是俄国人、波兰人、拉脱维亚人等从19世纪起就开始在俄国军队护送下去中国进行偷运及买卖,仅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流入俄罗斯的艺术品就有十万余件,仅冬宫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中就有1000余件,被普希金称为东方明珠的中国古代陶瓷器就达1.7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