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外国的文物?
1950年至1964年间, 大量西方艺术品从欧洲和美国运往台湾。当时大陆百废待兴,加之文革动乱,国家不可能有能力转移西方文物。这些文物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前运往海外或者被私人收藏的。 当然也有少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流散到台港澳地区以及海外华人聚集地的文物,大多为明清及近代文物。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斯大林去世等政治原因,苏联也曾将一批艺术珍品赠予我国。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开始有计划地从海外进口流失文物。1983年中国文物部门与英国政府签定了《关于追缴被走私出国门的文物案子的协定》,正式开展国际追讨流失文物工作。通过合作,中国追回大批流散海外的珍贵文物,其中不乏青铜器、书画等国宝级文物。 近年来,随着国力增强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加强,流失国外的文物逐渐回归祖国。如圆明园马首铜像(已捐归)、圆明园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已归)、王懿荣旧藏甲骨文(入遗)、西周利簋(入遗)、吴大澂草书《庄子·秋水篇》(入遗)等等。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境外文物回国,构建起了“国家主导、社会参与”的境外文物追索返还局面。2017年,中国启动首例商业涉侨文物返还案件,美国华裔企业家傅明宪主动携文物返华,使147件明代瓷器得以归国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