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有什么奥秘?

南娅欢南娅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曾经答过一次,现在结合自己的学习感悟再谈一谈。 谈到书法的“法”,不能不从文字的诞生谈起。因为所有书法的法度都是从汉字书写中提炼出来的。 中国汉字是从图形演变而来,这个过程就是古人所谓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其中前四书属于造字法,而后两书属于字体结构法。这些文字学知识可以看看《说文解字》或者《古文字構形學》。 “六书”是汉字构造的基本法则,也是书法创作和欣赏的重要依据。我们常听说某字的某笔应该怎样处理,其依据就在这里。比如“永”字八法中的“竖折”,其实就来自于“六书”中的“折”字。

说到“永”字八法必须提到颜真卿的《多宝塔碑》,这是研究汉字的书法家都会引用的一部经典。颜真卿在这部刻帖中不仅完整地展现了楷书结体的“八法”,还细致地说明了每个笔画的起笔法——入笔的地方,行笔的方法与路线以及收笔的位置,可以说很完备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再来说说草书,在“二王”时代之前,人们对于草书的认识并不多,王羲之的《书论》中认为: “草志急疾,用之军书羽檄,非大字莫可见功。” 这句话大致的意思是说,草书的特征就在于快速书写,用在军事文书和信件之中,若要大而见功,唯有楷书方可。从这可以知道,行书和草书在古代其实都是日常书写的备用字体,而楷书则正相反,是官方规定的正体字。

自魏晋南北朝开始,人们逐渐改变了对草书的看法。王羲之在将行书命名为“行书”的同时,也创造了被后世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唐朝孙过庭在《书谱》中认为: “草书之体,最乃独特。殆与其体,通机迅发。” 自此以后,无论文人还是民间,草草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水连花水连花优质答主

中国书法的奥秘,首先在于文字的独特形体。它使点、横、撇、戈、捺等笔画,得到巧妙的搭配和组合,产生错综复杂的韵律和节奏,成为表达意味无穷的艺术语言。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西方的文字是拼音文字,从音符中逐渐演化成拉丁字母。它只有长短,没有粗细方圆的变化,更缺乏形象和感情的宣泄,所以字母只能写在纸上,印在字典、报纸上,没有可能成为书法艺术。中国书刻的另一个奥秘是它的载体——宣纸和毛笔。毛笔使笔画的粗细、提按、使转、力度、速度变得变化多端;宣纸和墨的渗透效果,把笔锋落纸、运行、收锋的过程,微妙地显露出来,形成一幅幅的“笔迹化了的舞蹈”。如果没有这两样东西,中国书法艺术就无从诞生。

西方美术用颜料、炭笔和油画刀,画在经过加工的纸、布、木板上,虽然有线条,笔触也富有变化,可以塑造出三维空间的立体形象,这与我国书法和绘画所追求的平面美、符号化的原则相背离。宣纸、毛笔、墨使中国的书法家和画家,获得了特殊的灵感和自由。

中国书法同中国画一样,线条是造型的艺术语言。中国书法是“笔迹化了的情感”,是“有意味的线条”。线条是抽象的和形式主义的。但线条本身却具有力度、粗细、方圆、提 按、轻重、缓急、枯湿、快慢、疏密、聚散、刚柔、顺逆等万千变化。这些丰富的变化使书法具有了表现内心世界与生命韵律的艺术空间。线条又使书法“图式化”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