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透视得中国画?
“多视点”,这个概念有些模糊。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散点透视”“焦点透视”和“动点透视”的概念。 什么是“散点”?很简单。你站在一个点(任何一点)上,以这个点为起点,向各个方向延申,最后形成的视觉轨迹就是“散点”——它类似于照相时的“焦距”,只是没有照相机那样精密。 在“散点”上所能看到的景物是“散景”。由于人眼睛的晶状体可以调节(变焦),因此从这点来看,其实“散点”并不是真正的固定点——它的位置实际上与观看者本身的位置有关。
所以严格来说,中国传统画家所说的“散点”,是指从“主体”(作画者本人)的位置上来看,周围景物的分布状态。 这个概念里的“点”是一个运动着的“动点”——它随着观察者的位移而不断变化着。 在这个“动点”上所看到的景象当然是“动态画面”——它是流动的、运动的、变化的…… 比如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所写的“俯仰之间,已而目昏黄……”,这其中的“间”如果按字面意义来理解,应该就是指“动点”移动的幅度。也就是说,在如此短的瞬间,视线所扫过的景物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于是有了“目昏黄”的感觉。
这种用“动点”来观察的方法被称为“动点透视”——它与摄影所采用的是相同的原理。 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往往不讲究“逼真”,它们追求的是“写意”,是在“意”的基础上来表达“气韵生动”——这与西方美术注重写实,注重解剖,注重光色不同的。 所以楼上的几位老师提到的各种透视理论,对于中国画家来讲,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即使看到了这些理论,他们也无从应用起来。
这是因为:
1.透视的原理很难精确地表述(光是“近大远小”就能表达所有的情况吗?),因此难以作为“技”来进行训练;
2.在中国传统审美里,更看重的是整体的效果——就像舞蹈一样,腿怎样踢起,脚如何踩下,膝盖怎么弯曲,这些细节在舞蹈动作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姿态的美感和韵味;
3.中国画画的是“意象”——它是抽象的、概括的,是与观者心灵相通的意境。所以透视不透视的,并不影响表现“意境”——这是与中国文化中“写意”的传统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