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纸币什么时候?
2015年,是停止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的时刻。 当时,由于物价水平飞速上涨,原来面值1元、5元的钞票已经无法买到东西了(1976年银行又开始收回所有流通的5角和5分硬币),为了平稳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停发第二套人民币,并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从第二套到第三套人民币的更替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中国纸币发行的一些变化规律。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于1953年到1964年间,总共18种面额,最大面额为10元,最小面额为1元(1957年发行5角的券别);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至1974年发行,取消了30元和100元的纸钞,增加了10元、50元两大币值。同时,由于当时中国外汇储备不足,为了减少进口原料,中国开始大量印制钞票,这直接导致了“人民币贬值”和“钱荒”的传闻。事实上,我国早在1955年就宣布废除旧人民币,所以当时的“币值”指的是第二套人民币面值,而非现值。但自第三套人民币起,“货币发行量”的概念才开始流行。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物质匮乏,人们口袋里很少有钱,一个工薪阶层一年可能也买不了几件衣服,所以纸币发行量其实没有我们现在担心。
到了1987年,第五套人民币首发,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票幅的限制,使得防伪技术成为可能。 进入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人们的购买力加强,纸币的发行量也开始增加。特别是1995年以后,央行连续五次降息,通货膨胀明显,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物价水平持续走高。
从1999年的第六套人民币开始,我国开始使用新的技术,比如用激光刻印的凹版印刷工艺和双色横号码等。 但直到今天,纸币的发行量仍然没有达到“失控”的程度。以GDP来计算,目前我国每亿元GDP支出只有8.3元,而20年前这个数字却是30元,也就是说现在的纸币发行量只相当于20年前的二十分之一。如果考虑通胀因素,今天的1元人民币相当于20年前的5元人民币。 所以,大家真的不必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