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件字画价值最高?

盖若云盖若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2018年7月份,中国嘉德拍卖会上,著名画家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首次亮相,最后以4.65亿元的价格成交 这是中国艺术品史上第一次出现“亿元俱乐部”成员。

《山水十二条屏》是齐白石于1925年创作的一组山水画,共有12帧,每帧画上都题有诗,这组作品也是他早期对景写生之作。从作品中可以见到江南水乡、青山、树石等景物。 这组作品在1928年曾经被编选入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现代绘画展览”中,并于上世纪30年代由中国画家徐悲鸿带到欧洲宣传,深受海外收藏家喜爱。后来,一组中的两帧分别流入美国和日本私人收藏。这次参加竞拍的正是流落在外的两幅,能够集齐实属难得。 值得一提的是,这副《山水十二条屏》是艺术家齐白石一生作画1200余幅中仅有四幅题识"白石山翁"的书法作品之一,而且这四幅作品都没有留下稿本或印鉴,堪称齐氏书画真迹的绝代孤品。 除了这幅以外,今年夏天还在北京保利拍出了另一件过亿作品的顶级拍品——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成交价1.06亿元。

李可染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创作的《万山红遍》是山水界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整幅作品大气磅礴又细致入微,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这两幅作品不仅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创造了新的天价纪录,也充分显示了当代人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与重视。

奚坚翔奚坚翔优质答主

1、“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王羲之的《兰亭序》在南朝时就被人们视为瑰宝,王羲之第五代孙智永将《兰亭序》传给了辩才,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兰亭序》在辩才手上,派人多次索取都被拒绝,只好派监察史萧翼假冒书生,赚取辩才信任,才骗得《兰亭序》到手。唐太宗将《兰亭序》视为至宝并让侍书留模,以传后世。唐太宗死后,《兰亭序》随葬在昭陵,现世所见皆为唐模本。据传唐太宗昭陵所藏真迹的下落为唐高宗打开墓穴盗走,但此说无据可依,《兰亭序》真迹已无下落。

《兰亭序》共二十八行,324 字,通篇笔法精妙,浑然天成。全文书写过程中,处处可见王羲之运笔的从容娴雅,尽兴处不失法度,收笔处余味悠扬,被历代学书法者尊崇。被后世推崇为“天下第一帖”,“天下第一行书”。

2、“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争座位帖》

颜真卿《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此稿追祭在安史之乱中不幸殉难的颜季明父颜杲卿,时颜杲卿堂兄颜真卿哀思难抑,奋笔润色,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痛感沛然兴发 。用笔时疾时徐,时轻时重,满纸狼藉,一派浑然天成,有天真烂漫之趣,此稿与王羲之《兰亭序》相比,虽不如兰亭妩媚,但比兰亭遒劲,被后世视为“天下第二行书”。

柳公权所书碑文《争座位帖》亦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柳公权的《争座位帖》书法流走飞动,尽显楷书的法度变化,此帖气势宏伟,如龙门二十品,全然不拘张旭书法规范,如杜甫《北征》、《述怀》等篇,可谓“平生精力,于兹尽见”,后世将“兰亭”与“争座位”合称“双璧”,柳公权书法亦被杜牧赞为“公权出守斯文去,何塞笙镛得尽传”。

3“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寒食诗帖》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时的寒食节时所做,此帖中苏轼落笔一气呵成,全然不顾成法,用笔迅疾而不失法度,一派自然,通篇起伏跌宕,运笔迅疾而又能转换自如,体现了宋人追求的“尚意”书风,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4、“天下第四行书”《松风阁诗帖》

《松风阁诗帖》为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的代表作,此诗帖是黄庭坚为游鄂城松风阁时所做的诗所作的行书诗帖,全帖字大如拳,笔法流畅,一气呵成,通篇劲涩跌宕,结构奇崛纵横,被后世称为“天下第四行书”,与苏轼的《寒食诗帖》及《兰亭序》、《祭侄文稿·争座位帖》合称“天下四行书”。

中国古代四大字画中,只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已经遗失,后世所见均为模本,但即使如此,晋代的书法大家王羲之仍然被后人称为“书圣”,对王羲之书法艺术和《兰亭序》的推崇可见一斑,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中,有三人所作书法帖被评为“天下行书”,可见宋代书法之繁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