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如何看待玉?

澹台欢玲澹台欢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爷爷是老红军,他一生非常喜欢玉器。他年轻时在东北战场与日军作战负伤后,部队发给他一块青玉作为纪念。后来到了朝鲜战场又获得一块白玉(当时志愿军战士每人都有配枪,每次战斗结束后都要清点伤亡人数和弹痕,因此每一块伤痕都是宝贵的战利品)并一直佩戴着。

后来我父亲参军,在部队文工团任职,因为接触话剧表演需要一些道具,就让我父亲去找我爷爷要那两块玉。我父母结婚时,我爸把我爷爷那两块玉作为礼物送给了我母亲(现在那两块玉被我岳母收藏着,我妻子也像她的母亲一样非常喜爱玉器,不过她从不戴)。 后来改革开放了,我有机会去泰国和越南旅行。我发现这些国家的人们对玉石有着狂热的热爱,尤其是那些华人华侨,每逢春节一定会去买点玉饰品或者把玩一会儿。

我记得在2003年春天,我刚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读预科,我和同学们一起到王府井买书,在书店外面我们看见一个摊子,上面有很多精美的玉石雕刻,其中有些作品栩栩如生,我十分喜爱,于是就买了几个回去。 我出国读书之后,发现西方人对中国玉器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在我留学的法国和西班牙,许多古董店都会售卖各种中国玉器,有的店家甚至会将玉器与古罗马的角斗士玩具或中世纪的刀斧放在一起销售。而在法国塞纳河边的旧书市场和跳蚤市场也经常能看到许多人拿着中国古代的玉器古玩讨价还价。

总之我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对玉器和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

冯少乐冯少乐优质答主

在中国古代,“礼”字从“示”从“玉”,“祀”字从“示”从“史”从“只”,古代的祭祀活动是以玉为媒介与天地祖先沟通的,“以玉事神”,玉在祭祖时是不可或缺的礼器。这种观念,自周代起就开始形成,汉代进一步发展,人们认为玉可助人升仙,玉是纯阳之精,葬玉是“护尸防腐”的吉祥物,可使尸体不朽,得以永生。

《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遍以远,齐国之方也。坚柔相推,而外可亲,信之方也。锐廉不借,而强毅,辞之方也。是以人贵之,用为宝。 ”因此“玉”被赋予了“温、润、坚、贞”等优秀的品质,并赋予了五德,仁、 义、 智、 信、勇的内涵。用玉的特性来比附并阐释人所应当具备的德行。玉不但是中国最古老珍贵的装饰品,而且是东方特有的道德观念的物质体现。于是“君子必佩玉”。

玉在古人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被作为一种神物,它贯穿了古人的宗教信仰、等级制度、日常生活、礼仪习俗。它已不仅仅是装饰用品、摆设,更重要的是“以玉比德”,玉被当做理想人格的象征。玉与人的品行,人的精神息息相关。中国玉文化的长期发展,形成了以玉比德,人玉合一,以玉养德,以德润身的“尚玉”传统。

玉文化是东方特有的文化,西方的传统文化当中,金银文化更占优势。东方玉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德”文化。德文化是一种内在美,正如孔子所说:“玉之美,外润而内温”,强调“形”内之质与自然,实质上是“天人合一”文化体系的具体体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