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市纸价值如何?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民国纸币主要是指国民政府在北平(现在的北京)和西安建立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以及四联财政部发行的人民币。 这些纸币虽然都是民国时期的货币,但是它们的流通范围不同。 中央银行的纸币在南方和西北地区发行,通行于全国,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流通最广的纸币; 中国银行的纸币主要流通于华北、东北地区; 交通银行的纸币只在陕西、甘肃等地流通。 除了上述3家银行的纸币外,还有一些商业银行(比如中国实业银行等)和个人借贷券也在市场上流行一时,但这些纸币的发行量都没有前三种大,流通范围也有限。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近代的货币体系非常混乱。从清光绪年间就开始铸发银币,辛亥革命后各省自行设局铸发银元,数量巨大,而当时物价水平又很高,所以这些银元价值相当于今天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后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开始铸造袁世凯像银币,每枚价值折合今天五六百元。
但无论价格怎么变化,这些银元的面值都是实实在在的银两。 而民国纸币则是用印钞纸印制而成的一种无形货币,它的面值不是指白银的含量,而是代表一定的价值尺度。不过,由于当时法制不健全,许多地方劣币逐良币的现象严重,使这种价值尺度变得有名无实。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人民币兑换法》,规定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并限量印发人民币,使人民币成为合法通货。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人民币新币。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人民币成为我国的法定货币,而旧的人民币和其他杂币则逐渐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