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中国有什么战争?
本人在1995年10月至1996年7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北省总队保定支队服役,参加了著名的“5.23”打击盘踞在涞源、易县的国民党党棍张系,以及后来著名的“8.12”扫毒战斗,两次都获得了个人二等功,全班集体三等功; 当时河北总队训练处制定了一套新式擒敌战术,由我担任这个新式擒敌拳的教材编辑和演示人员(因为我是全国武术冠军),为此总队还派我到北京体育大学请武术专家给我授课辅导。
当时由于中国正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风气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吸毒现象非常严重。禁毒任务就成了公安边防部队的主要任务之一。记得当时我们边检站每天夜间都要对过往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检查,尤其是夜晚,往往一车接着一车,彻夜难眠。
有一次我在对一辆卡车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车内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于是我就要求司机打开车厢,结果在一堆塑料布下面发现两箱好象是鸦片一类的东西,经称量共200多公斤,后来了解到这是从泰国走私到中国的一箱毒品。
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所限,这些毒品被送回单位后一直保存着,直到几年以后才销毁。 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惊心动魄! 在那场战争中,我们的战友杨洪良同志不幸壮烈牺牲在了反邪教斗争之中……
90年代中期,随着两极对抗格局的终结以及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战争的理论与实践也出现了某些新特点。
从90年代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实践看,其数量呈现出上升态势,“种族和地区冲突”战争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代理人战争”,其发生地区从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向发达国家扩张。与此同时,信息时代的战争,其作战样式、指挥控制方式、战争与和平的界限、战争起止过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战争实践是孕育国防战略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战争实践的新特点必将引起各国制定国防战略时的新思考。
从世界范围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军事战略由攻守兼备型向进攻型、地区争霸和防范颠覆性威胁型方向演变的趋势仍在继续。在制定国防战略时,和平与发展仍将是各国政府的主要考虑因素,防备别国发动全面战争仍然不是军事活动的中心,以战争手段解决纠纷仍将是非主流性行为。
世界军事战略中心已由欧洲逐渐向亚太地区移动,争夺这个未来的“世界战略中枢地区”将越来越激烈,军事战略重点逐渐南移,军事力量逐步东进的态势也在继续发展。未来和平时期的主要战争类型仍可能以地区性、低烈度以及有限目标的战争为主。在国防战略上,经济向“民兵优先”的方向发展,在军事上注重强化信息战能力和打击对方领导和指挥系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