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行书是哪件作品?
《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又名《兰亭集序》,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发表了流觞曲水,诗酒欢歌,畅叙幽情。盛乐之后王羲之淋漓尽兴,乘着酒意,用蚕茧纸、鼠须笔挥写下这幅书法瑰宝。
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的是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在兰亭饮酒、赋诗的情景。《兰亭序》为草稿,写得比较自然,有的字甚至还未写完,有的字的构架也并不工整,但却给人一种洒脱不羁,“纵心所欲”,一气呵成之感,无拘无束,率真质朴。此帖笔法十分精美,在用笔上突破了隶书的平直,显得锋棱起伏,生动有力。它虽是行书,但楷、行、草相混杂,有的字如《行》,《和》等,笔道相互穿插,几乎行近于草,而《是》、《兴》等字,写法又十分接近于楷。
笔画丰富有变,线条遒美健壮。尤其是点法生动,有的为斜点,有的为直点,有的为尖锐的长点。《兰亭序》中“之”字的写法就达十余种之多,在其它字的相同笔画中,王羲之都做到了笔法不雷同而又有规律。此帖章法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却又和谐自然。笔法精致,气脉通畅,血肉丰美,字里行间“风流”、“飘逸”、“雅致”、“隽永”的气息流走不尽,是王羲之行书的代表之作,堪称是行书中美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