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叫一平画中国画?

裴兆君裴兆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历代文人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 造化,指的是大自然;心源,说的是艺术家的感情、意志和精神。这两者结合,就构成了中国绘画创作最重要的审美准则——“师自然之理,得内心之情"。 中国画的创作者和欣赏者,都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画和中国画,是最符合我们民族审美情趣的。

而在中国画中,山水又是众人最喜爱的题材之一。其中原因,除了山山水水体现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之外,还因为山水画能给我们提供精神上的享受——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之后,能够置身于苍茫天地之间,尽情地放松我们的身心。 山水画是借助视觉形象来激发我们想象力的。我们在欣赏山水画的时候,常常会被山水画那宏大场面所震撼,会想到自己的渺小——这是以有限观无限,从而引发我们对人生、宇宙的认知与思考。这种心灵上的洗涤,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感体验。 然而,这种领略自然之美的方式是有门槛的。只有当我们具备足够的文学素养或者哲学思维,才能充分领略山水的内涵。对一般人而言,只能欣赏到山水表面的清丽淡雅,进而获得一种愉悦的心情。

然而,李可染先生却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来丰富人们对“美”的认识——“用最大的痛苦换取最高的快乐!” 这句话乍一听有些费解。其实,李可染所说的“痛苦”,是指画家在创作时那种“由苦入乐”的过程——这很像佛教说的“烦恼即菩提”。 “由苦入乐”的前提是“最大”的苦。这个“最大”不是指量的概念,而是指质的概念。换言之,当艺术家感受到的痛苦够多(足够深刻),那么随之而来的喜悦也是最大的。而这种痛苦是来源于他对自然、对生活、对生命深入持久的观察与思考。 在李可染看来,要想使自己的山水画“精彩”,就必须经历这段由苦入乐的历程。只有经住了这样的考验,才能最终达到“最高”的赏乐目标。 李可染的画风,属于传统青绿山水。他的用笔细致严谨,很少出错。即便是误笔,他也会刻意留下,作为自己风格的一部分。下面这幅《万山红遍》,就是很好的证明。图中石头上的细缝,原本应该留白,但是李可染却故意填上了墨色,形成了一个个人工痕迹,显得十分独特。

当然,在具体创作时,李可染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比如上面这幅《云起云灭》,右上角的云雾是如何晕染开来,就是一个难题。李可染经过反复的思考,最后选择了用破笔蘸脂墨,在画布上层层渲染出云雾弥漫的效果。

安九义安九义优质答主

一平画中国画是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新民乐》大型系列宣传推广活动的一部分,其目的和宗旨是:为新世纪中国民族器乐的繁荣和发展摇旗呐喊、推波助澜。《新民乐》活动将采用专题片《民乐风流》、电视栏目《新民乐》、电视晚会、网络以及平面媒体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进行宣传推广。专题片《民乐风流》通过对中国著名民乐大师的系列专访,展示新世纪中国民乐大师们在继承、发扬、光大民族音乐艺术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电视栏目《新民乐》分为“新作品”和“新秀场”两部分,前者推介新人新作,后者推出新秀新星。电视晚会将采用音乐短剧的形式展示国乐大师的传奇经历和中国民乐发展历程。作为配合手段的平面媒体和网络将全面跟进。平面媒体有:《新民乐》杂志;中国民乐网将开设《新民乐》栏目并全文、全图转载平面媒体上的《新民乐》系列内容和《新民乐》网站内容。 《一平画中国画》是《新民乐》活动所推出的电视晚会。《一平画中国画》总策划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管理司副司长王国庆担纲,著名民乐评沦家刘星作词并监制,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作曲,著名音乐人林海制作,著名歌手、演员黄圣依担纲主演,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鼎力助阵,共同打造一台国乐新人新作与大师经典荟萃的大型音乐类晚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