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是谁创造的?

益芊奕益芊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在纸上画着墨线写意的花卉和草木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群体开始崇尚佛教,他们一边修行念经,一边在纸上画出散点透视的佛国世界;隋唐时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书画领域也是百花齐放,王维等文人画家开始在纸上画出诗意满满的山川景色。

当然,这些绘画都是手卷的形式。到了宋代,人们开始用宣纸作画,纸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于是大量的文人墨客开始在纸上作山水画。元明以来,虽然水墨山水成为主流画风,但真正奠定中国画山水基石的,却是青绿山水。

唐代开元年间,王维为了追求书法笔势,创造性地将笔墨运用运用到画中,他作了一幅《辋川图》,后人评价他的这幅作品“山水平远,烟林清旷”。

五代时,荆浩遍览大唐名山大川,作了一幅《匡庐图》,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完整山水画。他在这幅画上题诗一首:“真山实水日还添,描取遥天思尽谐。写向闲庭看落晖,自能消闷复相关。” 宋朝,文人画盛行。赵佶是一位十分喜欢画画的帝王,他在位时,大量搜罗人才,鼓励画家们写生创作,使北宋时期的山水画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著名的“全景山水”就在此时出现并流行起来。

“全画面山水”由李成和李唐父子创立,他们在黄家山水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山川之形加以微观,并在画中留出天空和水际(江、湖、海),以显示画面整体上的平衡美。

南宋末年,张大千在四川见过一幅南宋院体的《溪山行旅图》,他惊叹于这幅巨作的高妙,遂临幕不已,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出泼辣厚重的风格。 元代的山水画,无论是内容还是技法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之前画作多体现文人隐士的闲情逸致,这时却出现了大批表现英雄烈士、历史事件的题材,技法的成熟多样更是前所未有。这也许是受元代文人不得不屈身事元、心中苦闷的缘故所影响吧。

明末清初,吴门画家开创“南派”山水画,王翚为首的“四王”为代表的“北派”山水画兴起,这两种各具特色的画法一直延续至今。 而真正的现代山水画的奠基人是齐白石。齐老先生博采众长,借鉴了文人画、院体画以及民间画的手法,创造了鲜明的个性色彩和笔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他用“如娘吃酒醉模”的状态去画画,把生活中的感受融入其中,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珍贵的艺术财富。

刁苟娈刁苟娈优质答主

隋代以前,山水多为故事人物画背景,尚未独立。展子虔被后人誉为“唐画之祖”,其《游春图》亦被视为“唐人第一”,并被宋徽宗赵佶“宣和御府”及元“天历鉴赏”收藏。 画上有宋徽宗的“展子虔游春图”的瘦金体题签及元帝在画心右下角的“天字八号”题记。

宋徽宗的翰墨皇帝身份使这幅画的可信度达到最高,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从构图上看已摆脱了作为故事背景时的从属地位,山川云树之间有士民乘兴出游的情景,这是以山水为主体而略带人物的创作形式。它的出现揭示了山水画的独立过程,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技法上看,以勾、线、点皴为主,颜色为青绿重彩。用勾线来表示山石的凹凸向背关系,皴法作为勾线的补充,色彩以青绿为主,并参杂淡赭。这种青绿勾皴重彩的技法,从六朝到唐代,一直被普遍采用。

随着盛唐的强盛国力,出现了以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为代表的金碧山水和以王维为代表的水墨山水。两种不同风格推动和丰富了山水画的发展。李氏父子的金碧山水继承了展子虔青绿勾皴重彩的技法,并从人物画的勾线中吸取营养,创造了细劲妍丽的铁线描和秀润圆转的游丝描并施以石青石绿和泥金勾染,描绘华贵富丽的北方重峦峻岭,形成了雍容华贵、灿烂辉煌、繁杂细密、装饰色彩强烈的风格。

王维把唐代的诗风引入墨笔山水,创“破墨”山水,他“标榜元化,自得高致”他的山水画是文入胸臆的写照,表现一种“水墨淡然”和“恬淡隐逸”的境界。以墨代彩,以破墨山水替代青绿山水,使山水画进入“意胜于象”的新阶段,开了唐代水墨山水画的先河,为文人参与山水画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取法的样式。王维一出,盛唐山水画形成水墨、青绿两大风格迥异的两大流派对峙的现象,两派的产生和发展代表了唐代山水画成熟的最高水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