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为何保存时间长?

徐离雨彤徐离雨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意思,我也有兴趣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想明确一个观点,即中国画并不是一种“保存时间”长的画种。如果说“保存时间短”,那倒是实多;若说“保存时间长”,那就只能算是错觉罢了。原因也很简单,中国画的载体主要是纸张,而历代的纸都不如现在的纸那么耐用。从明代中叶开始,有“文人以书家为贵”之说的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书画的脆弱,在论述中频频提及“保护”或“保养”的重要性(如董其昌论画、项元汴论书画收藏)。清代更是出现专讲书画装裱的书籍如周嘉胄撰写的《装潢志》。这些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书画的脆弱,并试图采取一些措施加以保护。

但古代的画师并不像项元汴那样有机会经常欣赏到自己的作品——因为保存条件有限,大多只能近距离欣赏而已。因此他们的保护意识未必能像项元汴那样强烈。加上中国古代一直就有“画工”和“文人画”之分,“文人之画”往往被认为才是正道,而“画工”则是贬义词,所以身为“画工”之一的画师不但在社会地位上相对不高,其作品的保存也常常不如“文人画”那样被人重视(尽管“文人画”中的许多作品实际上也是由职业画师创作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文人画”的地位较高,而且经常作为礼品流通,所以它自然更容易保存下来。

至于那些名气不够大的画师的作品,有的或许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还能流传下来,更多的则是不知葬身何处了。就像今天的明星和普通人一样,明星的肖像权比普通人的肖像权更加值钱,更能受到法律的保护。普通人的照片一旦遗失或者被毁,基本上就是无法找回或者很难找回的。虽然大家都只有一个灵魂,但是明星的灵魂似乎比普通人的灵魂更值钱的。

云喜怀云喜怀优质答主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主要是笔和墨。笔主要是用兽毛制成的毛笔,有各种型号,并且可以根据作画需要对笔进行各种“加工”。墨主要是由松烟和胶加水制成的粉墨和油烟和胶烧制成的圆饼型墨锭两种。另外还有国画颜料和有特殊性能的矾、胶等。

作中国画的载体,主要是纸和绢(或绫、宣纸等)。由于纸和绢都是采用天然纤维制的,它们同墨和颜料结合后,在其表面形成渗透、融合的状态,因此,其表面平滑、光润,坚固耐久,不易变形和变质,这就为中国画保存时间长提供了物质基础,是其他架上绘画作品所不及的。

纸,有生纸和熟纸两类。生纸,又称“生宣”,作画时很吸水,作写意画或一些兼工带写画法时使用。根据厚薄、大小面积等又有单宣、夹宣、四尺、六尺等很多品种,常用的有元书纸、玉版宣、洒金宣等。熟纸,是对生纸经过“托胶”、“矾染”而成,有时为了特殊的艺术效果,还在纸上染以淡赭或赭绿等色,又有“裱绫”、“裱绢”、“粉笺”等。熟纸在工笔白描或重彩时采用。绢也是中国画的传统材料。生绢与生纸同理,熟绢是经过“托胶”或“矾染”后再用。绢的使用同熟纸。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