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玉器?
玉在古代是王者的化身,《管子》有言“凡美玉,五德具备焉”,这五种美德分别是仁、智、信、勇、礼。 古人崇尚以玉的温润、光华来比喻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品德。《礼记·聘义》中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并将玉的特点与君子的德行一一相比较,认为最好的君子应该像美玉一样,内外兼修,明德惟馨。所以玉在中国文化中除了用作装饰品以外,更多的是象征意义——象征尊贵,象征纯洁,象征着美好的人格。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玉”的第一种释义即是“天然宝石,成分主要是钙、镁、硅酸的矿物,多色,有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可雕刻成工艺品”;而第二种释义则是“喻好处,优点”——这两种释义其实都体现着中国的“玉”文化。 以玉比德,将个人德性与玉石加以交融对比,这种文化现象古已有之。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语》中就有“夫昔者,舜禹荐贤,文武兴周,成王伐纣,昭王受命,穆王升遐,其应乎?何也?曰:帝王之功,尊儒尚文,秉德而行,则天地和顺,阴阳调畅,万物滋生。” 可见得,古人是从政治的角度来提倡以玉喻德的。
到了明清时期,以玉比德的用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人们不仅将其用在政治人物身上,而且还用在了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之中,甚至用在自己身上。如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在他所著的《醒世恒言》中有一篇名为《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文章,文中花魁女玉香就自比为一块“无瑕美玉”,并感叹自己不幸生为娼妓,只能让客人“掌上把玩,口中钦赞”,而当卖油郎秦重“视若珍宝”,对她体贴入微,关心备至的时候,她感到“犹如捡着明珠一般”。
玉在明清时期已经变成了美和善的象征。 不过,尽管从先秦诸子和明清小说来看,以玉比德的理念一直贯穿了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文学创作,但是,这种观念并没有得到统一而完整的论述。对于玉的道德涵义的界定,亦因时代不同而产生差异。 这也许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流动性较小,人们对人格的期待也相对固化所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指的多是识字的阶层。而对于绝大多数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的劳苦大众来说,他们的人格似乎从未得到过很好的期许,他们只能接受被给予的评价。于是,作为特殊材料的玉,也就自然承担起了这一份特殊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