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版人民币有水印吗?
这个问题,我可算是有发言权了! 家里收藏的17张第二套人民币全是水印版的。 为什么是17张不是一套呢? 因为其中2张50元的被我用过了…… 下面上图,先上一张总的 然后分别上每张的细节照(都是iphone4s拍的) 先给大家看看正面的图案 这些钞票的图案都跟普通版的没有区别 如果仅仅如此,它们只是“印多了”而已,算不上什么错币。 但关键是,这张纸币的水印…… “50元”三个字的水印! 通常来说,一张纸钞的水印应该都在正面,但这是张反面有水印的纸币。 这张纸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本来该是背面印着“1953年”的底纹,但是印错了,给印到了正面。 这么奇葩的纸币,当时一发现就给送到银行去了,结果银行以“无据可查”拒绝了赔偿,理由是“国家没有规定这种错误要赔偿”。 我当初听说这件事的时候,还觉得银行这样做太不地道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奇珍异币。 不过既然银行说不赔就不赔吧,毕竟钱是他们印的,规则也是他们定的。
但你要问我“有没有水印”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那我就只能呵呵了—— 水印是不是真的,你拿手电筒一照就知道了; 水印是不是正常的,你看这图就知道。
错版人民币,是广为流传,人们习惯的一种叫法。它不是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的说法。错版人民币一般有错字、错号、漏印等现象。如有人把耕田的“耕”字当成耕耘的“耘”字印制在流通币上,这枚钱币就成为错字币。其实,它应该叫变体币或错体币,因为它不可能从流通领域退出作为收集或特别的用途,也不能作为收藏品到钱币市场挂牌交易。
新版人民币上有水印和安全线,在印有较大面额数字的票面上,都有用古钱币图案设计的装饰花纹,象征国家 monetary 单位的统一。新币中纸币的主色调也不同,50元纸币为棕色,20元为蓝黑色,10元为黑蓝色,5元为紫色。在纸币左下方的面额数字采用特殊的印制工艺。将票面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对光源作上下倾斜晃动时,可以看到面额数字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荧光防伪 Ink 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下,可以分别看到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纸币正面行名下方蓝黑色线纹中,含有黄色和绿色的荧光防伪 Ink。无色荧光面额数字的图案;这些数字的颜色,50元为黄色,20元、10元、5元为绿色。
现在存世的错版人民币,多为建国初期发行的第一套到第五套人民币当中的漏印人民币、偏版人民币、折白人民币、变体人民币和水印倒印人民币等等。如1990年被误印成“拾圆”的壹佰圆以及水印倒印壹圆等等。1948年冀南银行壹分变体钞(“分”字第三笔为两点)的市场价格达到60元,5分的变体钞更高达280元,1角变体钞竟然被炒到了1000元。错版人民币的题材具有惟一性,流通量极少,存世量更少。
因此,错版人民币在钱币收藏市场中不仅升幅大,而且行情非常坚挺,行情上升很快。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面值50元的错版人民币大约在300元左右,而到了90年代末期翻了10-20倍。
人民币出现“错版”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印刷时造成印版磨损而导致的变体;二是印刷过程中造成的漏印或错印,以及钞纸在印制中褶皱造成的折白;三是印版制版中出现错误而形成的错版。1949年第1套人民币1000元面额上就出现过错字币,发行时票面背面右侧印制的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银行”发行的说明,而在蒙古宣布独立后,人民币发行局忘记修改原印版,导致出现“蒙古人民共和国银行”仍可流通使用蒙古“卢布”的字眼,随后银行立即进行回收,而漏收的那部分就成为错版币流入收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