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正黄值得收藏吗?

黄琼瑗黄琼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53年版第二套人民币中,有一张面值仅为1元的“大团结”纸币格外引人瞩目——它的颜色是醒目的“金黄”色。这是因为它采用的是浅黄色纸张印制而成,这也是我国首次采用这种颜料作为印刷色剂(此前我国的印钞纸主要采用蓝色和绿色印刷)。这种黄色虽然非常夺目,但有一个缺点:容易被染污,因此“大团结”纸币又常被称作“小黄钱”。 由于使用周期短且存世量极少,目前一张品相较好的“大团结”纸币能卖到数千元左右,而全套则高达上万元。

对于喜爱收藏的人来说,“大团结”纸币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其独特的收藏意义。众所周知,我国至今已经发行了五套人民币,而且每一套人民币都有与其相匹配的硬币。但是“大团结”的诞生却是因为当时无法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金属币,因而只能用纸币来充当“货币代行者”。后来随着制币技术的提高以及金融管理体制的不断健全,中国人民银行于1980年和1986年陆续发行了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而“大团结”则在1992年被正式宣告退出流通领域。

尽管“大团结”只陪伴中国人民度过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但它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见证者;同时,“大团结”的退出也标志着我国的货币制度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是“大团结”的防伪技术较高。在当时的条件下,“大团结”采用了水印、凸版、涂摸等方法来增加伪造的难度。其中,纸币的正面右侧有固定人名章和水印图案,背面有胶印缩微文字和凸版印刷的年号;而硬币则采用了内外圈铸造法,即以不同材质的金属铸造外圆和内圆,再加工成币。

这些防伪技术在今天的货币中仍有所体现,说明“大团结”的防伪技术水平在当时确实非常高。

荀天楠荀天楠优质答主

所谓正黄,也叫枣红,指的是1979年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中所提到的最后三种即将退出流通的人民币:1角、2角、5角的纸币。由于三种纸币流通时间短,发行量也有限,当时又没有“收藏”的概念,绝大部分被回收销毁,存世量极为稀少,因而具有较高收藏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充斥着不少正黄币假冒赝品。

真品:冠字号码有红色,也有淡黑色。1角币正面“向日葵”周围的光点圆润,假货则生硬;2角币正面“茶苗”内叶片清楚,叶脉细致,假货的叶片暗淡,叶脉不清楚;5角币正面“大桥”栏杆点细而清楚,桥拱与水面连接自然,假货的“大桥”图案粗糙,桥拱与水面有空隙。

冠号:真品共有6组冠号,1角币是C、H、R、S、X、F,2角币则是C、H、R、Z、S、Z,5角币为C、H、R、X、F。另外,1980年的1角、2角、5角还分别发行了供出口的样币,其冠号则均为单一冠字(X、Z、X),并以金色印制,存世量比正黄币还少,市场价贵一两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