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五元长宽多少?
1948年5月1日,在东北长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共10种面额、62个版别,最大面值为一万元,最小面值仅为一分。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后,在流通中出现了伪钞和残钞,为保证人民银行的信誉,于1949年3月8日发行了保证书,规定凡持有1948年发行的旧币(第一套人民币)一万元以上者,可向人民银行兑换新币;持有5000元以下者,可持保障书到私营银行兑换。1950年正月十四日,又发行了中国人民银行业务清算证,作为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前支付凭证。
从1948年至1950年的短短两年多时间,我国就发行了三种不同版本的货币——法币、金圆券和人民币,其中就包括我们最熟悉的第二套人民币。 那么,这三版币之间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由于国民党统治区的恶性通货膨胀,法币和金圆券的信用急剧下降,为挽回信用,国民政府于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人民币,同时停止法币和金圆券的发行。
为了区别于前两种纸币,新发行的货币采用新的符号“¥”表示,这就是现在“人民币”简称的由来。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还颁布《人民币发行暂行办法》,对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发放及流通等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于是,在东北的印钞厂,新中国第一张纸币诞生了。
这张纸币长这样…… 尺寸是 13.7cm * 7.3 cm 和现在的人民币相比,这算是大面额钞票了,因为现在的第五套人民币中的100元纸币尺寸也是 15.5 cm * 7.7 cm 。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除了有面值$1、$5、$10的钞票外,还有面额为 $1000 的钞票,而且这种大面额的钞票在当时很受欢迎,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不过,这种1000元的票子只印刷了2000万张,发行不到一年就被收回换成了500元的票子,因为大量的物资需要现金交易,而500元的面额刚好能满足需求。后来,500元的钞票又印刷了两次总共发了3亿多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