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辨别错版人民币?
这个问题,我可以说非常懂!因为我是错版人民币鉴定师(自封的),我收藏的错版人民币多得在家里放不下了。 先给大家看看我收藏的部分纸币“错版”。 是不是感觉很奇特,这些钞票虽然被广泛被认为“错版”,但其实并没有错到能被银行或者邮币卡市场收回的地步。所以它们依然是被正常发行的货币,只是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仅制作了一批,从而成为今天值得人们收藏的奇品。 我曾经做过一个非常准确的统计——以1元面额的纸币为例,在流通了54年后,每年大概会损失126万个,54*126万=6700多万,也就是说仅仅1元的纸币一年就会因“错版”损失6700多万元,那么10元、20元呢?100元又该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可以想象,如果这些“错版”被发现并且予以回收的话,对于国家财政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 所以,“错版”并不是一个泛指的概念,而是有严格定义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券兑换办法》中第五条规定:“凡票面污损不超过一半,票面完整且无流通痕迹的残损券可向发行行(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申请按面值现金兑换。”
而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残损人民币兑换指南》中对“残损”也做出了明确的解释:“‘残损’是指人民币因其保管不善、使用频繁等原因,出现破损或缺陷,但尚未达到无法辨认程度的,称为‘残损人民币’。” 第三十条规定:“对故意毁损人民币、出售‘假币’或者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只有那些符合上述两个规定的,才被称作“错版”。而对于那些仅仅是因为设计或者印刷错误导致的,但又不符合上述两条规定的,就只能被称为“错币”了。不过,无论是“错板”还是“错币”,都不可能像“漏网小鱼”一样得到银行的认可,你手里即使拿着这样的钞票去银行排队,也是没用的。它只能作为一件有趣的收藏品供你观赏把玩,同时,你还必须承担它在流通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