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铜镜价值多少?
汉代铜镜的纹饰非常丰富,有几何线条为主的“汉纹镜”;有以动物植物为造型,具有装饰性的“画像镜”;还有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为内容的“画像故事镜”“画像诗赋镜”等等。这些铜镜,不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而且是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1973年,在安徽天长汉墓中,出土了一块长方形小铜镜,背面铸有三行竖列文字和十二个方格。经考证,此镜为东汉时期的遗物。这块小铜镜的文字内容被整理成一段短文流传下来,这段文字是这样写的:“永元十七年丙子五月,太尉南阳邓禹九世孙邓展、扶风马融、北地傅毅、东海王朗之子王弥等二百八人,会集京师,共考图谶,更相占验。建初三年戊辰十二月甲申朔七日乙卯,长陵李忠、南郡庞参、泰山冯衍、上党傅毅等五百人,复集会京师,考按玄元皇帝所作《春秋》、《孝经》、《五行》、《四仪》、《三才》、《八卦》。” 这面小铜镜上的二十四个字,向后人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白虎观会议”。此次会议是由东汉章帝刘炟主持的。参加会议的有全国著名学者邓禹的后代邓展等人,以及马融、王朗的儿子王弥等三百多人。这些人聚会研究经典,对儒家经义进行阐释。
这件文物同时向我们展示了两件事:第一,东汉时期洛阳城及周边地区聚集了大量的文化名人和学术大家;第二,儒学在这时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我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凉州南关街遗址等地,先后发掘了数十座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的墓葬,从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在一座东汉早期墓中出土了一件铜镜,背面铸有“新莽十四年造益财”字样,说明该铜镜为新莽时期制作而成。 新莽时期(公元前14~公元23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的王朝。这个王朝的统治者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子。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为了标榜正统,开始沿用西汉的年号,史称“光武中兴”。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上也极为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