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横幅都有几尺?
古代量长的单位是“尺”,量短的单位是“寸”、“分”。 现代量长的单位是“米”; 量短的单位是“厘米”。 一尺约33.3cm,一张四尺宣纸对折一次为八开,正好是一尺见方; 对折二次为一折三,三尺宣纸的宽度等于二尺半,一平方尺大约等同于现在的33.3×44.5=147.2厘米(平方),即现在所说的1.47平方米。 三尺竖幅相当于现在的1米*50CM左右(这个要看每个人的身高不同,写的字高度也不同) 古人在写字时,为了尽量写得大一点,往往把一张纸裁成数个方形,称为“尺牍”或叫做“信笺”。这种尺寸叫作“尺札”。古人还常用对联形式书写诗词或文章,一般称为“楹联”或叫“楹帖”。它的大小称作“一联”或者叫“一卷”,也就是一尺多高,宽不到一的纸张。所以古人说“一尺斗方”“一尺单条”等。
在书法创作中,除特殊情况之外,一般都采用整寸计算,比如四尺、六尺、八尺宣纸之类的规格名称。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为了方便起见,常常把长度单位的十进制换算成整数来计算,如四尺宣纸的大小常被称为八平尺和十平尺。 其实,只要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大可不必计较这些数字的具体概念了,而更应该关注的是古人的审美追求——意境与格调。 至于书法作品装裱之后,悬挂起来,如何安排才是恰到好处的问题,那更是因人而异的需要了,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前人定下的规矩框框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