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宝石的价值?
目前,国际上一般将宝石划分为四大类。 这些划分并不是根据成分来的,而是依据宝石的物理性质和工艺特性来划分的,所以,不同类型的宝石有可能由相同的矿物组成。 比如常见的钻石、水晶、碧玺都属于晶体;而玛瑙、核桃石则属于隐晶质矿物(由于分子结构紧密排列,缺少可塑性,不能切割成饰件);刚玉(红蓝宝石)、祖母绿等属于半宝石。
还有一种根据颜色对宝石进行分级的分类系统也经常被使用,这种分级方法更为直观,常被用于评估宝石的商业价值。 但这种按颜色划分的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同一颜色可能有不同的色调或饱和度,而不同颜色的宝石可能含有相同的矿物成分。这种方法虽能大致反映宝石的价格区间,却并不能准确区分宝石。
对于某些宝石,如珍珠、琥珀、珊瑚等,至今也没有一个完全公认的估价标准。这是因为这些宝石的产量、品质差异很大,同时又具有很大的感情价值和审美价值。 不过,人们在日常交易中会根据经验判断一块宝石的大致价格范围。
例如,天然珍珠按照形状大小可以分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及其他异形珍珠等,其中圆形珍珠最为常见,价格也最高。在同样大的前提下,圆珍珠比异形珍珠价格要高25%左右甚至更多。 我们还会根据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光泽以及切工(仅针对钻石)等方面,大致判定其质量等级。这样,当我们见到一颗宝石时,就能迅速地做出评价:“哦,这块石头体积不小,色泽也不错,但瑕疵过多,所以价值不高……” “噢,这颗珠子颗粒均匀,光泽明亮,就是有点偏色……值得一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