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神罐有什么价值?
“金陵神罐”其实是一个俗称,正式的名称应该是“金蟾吐宝罐”,是一种用来进行压胜活动的陶制容器,生产于六朝时期的南京。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新建的国宾馆工程中发现了它的遗迹,随后出土了这件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高等级丧葬随葬品。
从外形上来看,这个容器和现在用的牙膏管差不多,长25.4厘米、口径2.76厘米、管壁厚0.3厘米;开口处上窄下宽,略成喇叭状,便于倾倒;底部中央有圆形突起物,应是装桶盖子用的。 之所以称其为“金陵神罐”或者“金蟾吐宝罐”,是因为在这个容器的肩部,装饰有一条张口吞宝、身体蜷曲的金蟾(图一)。这种神话传说中常见的形象,今天虽然仍然能在民间找到踪迹,但在古代社会却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因此被用于这件陶制容器之上,应该是有其特殊的含义的。
关于这件文物更详细的情况,可以参考我之前的这篇回答: “金陵神罐”虽然是两千多年前制作的陶器,但是造型却极为规整,外表光洁,看不出任何修补的痕迹,说明当时的制作技艺已经很高超了。而且从这件器物上看,当时南京的手工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因为“金陵神罐”并非普通民用品,而是高等级的葬仪用明器,所以能拥有如此高超的制作工艺,很有可能是因为当时在南京存在着官办的制瓷工坊。 值得注意的是,这件陶器虽说是从汉墓之中出土的,但是在形制和制作技艺上更加接近西汉晚期的产品而不是东汉早期的,说明在汉晋之间有可能出现了南北风格相互交融的现象。而南北方工艺交流的重要通道,便是由古淮河连接的泗水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