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石有收藏价值吗?
“斑点石”是指天然的含铁氧化物的细小微粒,颗粒大小约1~2mm,颜色为黑色或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这种物质在岩石学家眼里,叫作“磁铁矿结核”;在古董收藏家眼里,则称之为“赤道豆”。 这些形态各异的“斑点石”大多来自富含铁矿的陨石。它们或是单独存在,或是成群聚集,犹如夜空中的繁星——这大概正是它们的来源,即宇宙中的星尘。 在地球上,除了极少数情况之外,这些“星星”无法再回归天空。它们或深入地表以下,成为沉积岩的一部分;或漂浮在水面上,变成湖床里的砂砾;又或者散落在旷野之中,被风沙掩埋。
不过,也有一些幸运的“星星”留在了相对稳定的陆地表面。它们逐渐风化,最终成为了我们手中的古董。这些“赤道豆”最早可能来自月球或者火星,在星际空间的狂风暴雨里漂泊了亿万年的时间,才有幸与地球相遇。而人类文明的开端也不过数千年,相较于这漫长的岁月而言,不过是转瞬即逝。对于人类来说,这些“星星”无疑是来自外面的世界。
虽然如今科学已经能够准确地测量出它们原来的轨迹和运行速度,并通过数学模型进行还原,但是它们为何会在某个时刻飞临地球,至今仍是一个未知的谜底。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些流星可能是以彗星为主要组分的星际彗星,另有学者提出,它们或许是来自太阳系外的外太阳系天体(OSST)。但这些只是假说而已。
无论如何,这些来自外层的访客带来了丰富的矿物质,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材料。科学家估计,地壳中约50%的铜、40%的镍以及30%的铬,都是通过这种途径进入地球的。另外,地球上80%的钼、60%的锆和70%的稀土元素也是由陨石带来的。 由于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古代就以之为宝。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有记载:“珍珠,气味甘咸寒……珍珠涂面,能除雀斑、黑痣。”清代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载:“珍珠粉,甘平无毒……治目翳膜,点目痛,消热肿,治泄泻痢下。”可见古人早就懂得利用“赤道豆”的美容功效。 而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斑点石”的确含有对人体有用的元素。如铬能参与糖代谢过程,调节胰岛素功能,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锰是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体内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对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神经传导、细胞分化和繁殖均有重要作用;铜是人体内有作用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造血过程,增加肝脏的解毒能力等。
“斑点石”还是一种良好的放射屏蔽材料。因为其含有的锗和硒等元素都具有吸收射线的作用,所以用“斑点石”制作的屏风等有屏障作用,可用于居室的放射线防护。 “物尽其用”一直是我国传统的资源观,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大量收购“赤道豆”,用于有色金属冶炼和化工原料。时至今日,随着科技的发展,矿产资源日益匮乏,人们又开始反思过度开发的后果。
对于人类来说,珍贵的并非仅仅是“斑点石”,还有它们所蕴含的珍贵的自然和历史信息。只有理性开发,有序开采,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这颗“蓝色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