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澳门邮票收藏价值吗?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这些邮品是否还有市场。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在人类发明邮件传递以前,人们通过信使投递信件。在邮政系统建立起来后,信使的职能逐渐被淡化,最终消失。在当今社会,人们已经很难见到“送信”这一行业了;
其次,目前各国发行的邮票中,绝大部分是邮政用途的,真正非邮政功能的“艺术”“纪念”等类型的邮票,所占比例还不足5% (2019年国际集邮联合会的统计数据). 我们可以认为,绝大多数的邮票都承担着邮政的功能,而香港的邮品,当然也不例外。
然而,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终端的普及,邮件送达的速度和效率都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可以做到全球即时通信。电子邮件的出现完全取代了过去邮差投递、邮局受理的业务。如今,我们甚至可以在手机上直接下单购买海外邮件服务,让发往海外的信件能够即刻递送。 传统的邮政业务量急剧下滑,不少国家纷纷裁减邮政部门。
尽管电子信函不是无迹可寻(例如我国就曾经长期实行电报的电子化),但是它的普及还是对传统的邮寄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一半左右的信件被取消发送。 虽然电子信件不能像纸质信件一样保留邮寄的时间、路线等信息,无法作为艺术品或文物进行收藏。但它具备传统书信所有真实的文字信息。并且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内容更加公开化。因此其价值也无法与传统的邮品相提并论。
对于港澳邮品的价值,我认为应该区分看待。 由于中国内地以及台湾地区的邮政机构一直未能恢复往来,致使两地间的交流只能通过港澳转递。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中短距邮品,往往会在设计上体现出“经过港澳中转”的字样,这些邮品的收藏意义也就随之而有了一定的提升。
另外,鉴于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历史渊源,三地之间的邮资一直是相对独立的。即使在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代,港澳台同胞也可以享受“电信套餐”带来的便捷。由此产生的港澳台邮品同样具备较大的收藏空间。
在移动互联时代,信息的传输变得越来越容易。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像,都可以瞬间抵达目的。无论是电子邮件还是即时通讯软件,它们的存储都是以电子形式存在。信息保存的可靠性得到了保障。 但新的问题出现了,因为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使得许多重要事件来不及印制邮品作为记录。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让各种虚拟财产、数字产品的保护变得愈发困难。
如果互联网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确实对现有的市场秩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我猜测,很可能在未来,人们只能在电子文件中查找过往的信息,试图回到过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