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流通的铜钱有价值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首先明确一点,所有古钱都有收藏价值和市场价格; 其次,搞清楚一个问题,钱币之所以有价值,根本在于它的时代性、工艺性、审美性和稀少性,其中时代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因为每一枚钱币的诞生都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例如宋朝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因此宋代的钱币铸造量非常大,流传至今也是非常多,但就是因为这种大量的铸造,使得宋钱在当代几乎毫无价值,只有研究价值和年代记忆价,如果哪位朋友手中有宋版大观通宝、崇宁通宝等,大可拿来当废铜卖,价格肯定比铁还低。
然而到了清朝末期,因为朝廷财政拮据需要大量筹款,于是在光绪年间开始大量铸钱,同时期北洋政府也为了填补财政亏空,于1928年开始在上海等地铸钱,由于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战争频发,这些钱币并没有及时流通出去,大部分就地封存,从此深埋地下。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些晚清民国时期的古钱币仍被当作废铜回收,大量铜钱被熔化。由此,我们就能理解一枚普通的新中国版的“长城币”(1979-1986年发行的1角硬币)的市场价值可达数千元之高价了——它背后是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同品种金属币被毁灭。所以,题主所说的“没有流通的铜钱”是否还有价值和市场价格,完全取决于这个“没流通的铜钱”是什么时候的钱币,如果是现代的,那没有任何价值和市场,如果是近代的,那就可以卖个好价钱,如果是清末民国的,那就更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