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民国是百家?
其实,民国时期并不是百家争鸣。原因如下: 首先,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所制定的第一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出的。而这个纲领中所提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针对文化教育方面的,并且强调在“发展人民的文学和文化生活”的时候,要“克服文化领域里的封建买办思想”(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报》)。这实际上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党对于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潮的否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百鸟争鸣”“百花齐放”不是对历史阶段的描述。换句话说,民国时期不可能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次,我们看一下什么是“百花争鸣”“百家争鸣”。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的领导人就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说的是文艺创作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在1956年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说道: “至于‘百花齐放’,这是矛盾的统一,是有条件的。‘百花’就是要开放各种花——文艺作品,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花’要多样,不要单一……至于‘百家争鸣’,这是说学术研究、艺术批评等等,不应该像‘大跃进’时期那样,只许‘放’(即提倡),不许‘收’(即禁止),使得一些人胡吹一通;应该允许不同意见存在,进行讨论。” 所以,从毛泽东的话里面可以知道,所谓的“百花争鸣”就是指各种各样的文艺作品都要发表出来,让人民选择。而同时,不同的观点也要保留下来,加以讨论。这里并没有提到学术研究和艺术创新的问题。因为不管是学术还是艺术,都包含有批判性和创造性。如果一个学者或一个艺术家只是在前人理论基础上的归纳和整理工作,那就不是学术或者艺术创作了。也就是说,当时的“百家争鸣”并不包含学术研究和艺术创新的含义。
我们来看为什么民国时期没有达到“百花争鸣”“百家争鸣”的状态。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一盘散沙般的国家社会状况。以国民党统治区为例,由于蒋家王朝的腐败与无能,加之美国对中国大陆封锁,导致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大半个中国在经济上处于停滞状态。在这一盘散沙般的旧中国,谈不上什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共产党能够做的,就是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建立新的国家机器。在50年代前期,我们能看到的主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统天下。
当然,在民主革命阶段,党内外一直有不同声音,比如大革命时期的托派,长征途中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抗战初期的汪精卫投降集团以及解放前夕的民主进步人士。但是这些人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市场,他们的声音被镇压,或被边缘化,或被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