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专用币值钱吗?
你所说的“地区专用币”到底是指什么?在我国流通的货币是人民币,任何其他所谓的“地区专用币”都是非法的,因此是不值钱的! 如果是非正式发行、非国家认可的“地方票券”,那就是废钞一张,毫无价值。比如民国时期和日伪时期的伪钞、各地军阀和汉奸发的烟钞、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行的“胜利钞”等。这些“废钞”虽然没有国家的背书,但在特定区域有一定交易场所和使用范围。
对于这类所谓“地区专用币”,由于其具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地域特点,在某些条件下还具有一定的收藏投资意义。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和历史沉淀,其价值和意义已经渐渐淡化。 而题主所说的可能是属于我国某些地区(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自行发行的“民族币”,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有些少数民族自治区为了发展当地经济,会发行一些“民族币”,作为本地区的辅助性支付媒介。这些“民族币”往往由当地银行代为发行,以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当然,“民族币”也要受到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和监督;同时,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统一汇率制度,因此不管是何种版本的“民族币”都要服从于全国统一的货币市场,必须保持与主币(人民币)一致的兑换率。换句话说,这些“民族币”虽然是地方政府代为发行的地方性支付凭证,但它们必须要遵守全国统一的市场经济规则,不能任意贬值。否则就会严重破坏国内的金融秩序。
虽说中国地区专用币发行量不少,但实际流入收藏市场的并不多。在2015年1月的一个钱币专场拍卖会上,中国地区专用币有11枚参拍,涵盖纪念50分、5元、10元等面值,最终成交9枚,成交率高达82%,总成交价为3.9万元。其中,一枚1958年5分银铝铸造试铸样币以7000元起拍,最终以1.68万元成交,这也成为该专场钱币成交的亚军,足见地区专用币的受欢迎程度。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地区专用币价格总体较低,品相较好的大多在千元至万元。价格最高的要属建厂50周年的纪念50分铝质试铸样币,2015年8月,一枚该样币的SP60以8万元成交。
从目前的存世量和收藏市场行情来看,地区专用币价格的高低并不取决于其面额的大小,而主要取决于发行数量多寡和知名度高低。像辽宁省流通时间最长和流通额最大的地区流通券,存世量较多,价格自然较低;而像天津、广东和新疆地区流通券发行稀少、存世量也较少,其价格自然要高出不少。
地区专用币的材质,对其价格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如铝质的建厂50周年纪念50分的样币,由于铝质钱币易氧化,因此存世量极罕,且难见到品相绝佳的样币,因此SP60级别的样币可拍出8万元的高价。而同样是纪念50分面值的地区专用币,镍质样币的成交价格也大多在2000元至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