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东北九省分别是哪?
老东北,其实是指辽东半岛和关外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统称,即所谓“关外三省”。 这里说的关外,是地理意义上的关外,而非政治意义上的关外(山海关以外);而且这里的三省,也并非指行政上的三省,而是指文化史上的三省——在文化传统上,关外的汉族与关内是有显著区别的;而东北的契丹等少数民族则属于鲜卑化的汉人,文化上也接近中原。在近代以前,人们常说的东北,实际上就是指这个辽东半岛和关外三省。
至于为什么是这三省而不是四省或者更少呢?那是因为从唐初开始,除了山东半岛之外的关东(关西)一般就是指河北和北京了,而到了明代则变成了辽东和吉、黑二州,清代又继承了明制。所以这三个省一直存在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撤销。
因为这三个省的地理概念很早就形成了,所以后来人们常说“旧东北”或者是“满东北”(以别于“新东北"或“现代东北”),这些当然都是指这一带。 至于黑龙江省,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属于中国的一部分(相对于香港、台湾等地)。事实上,清军入关后不久就开始征讨东北的民族——蒙古高原的准噶尔部以及沙俄,从而统一了东北。而清廷在东北的统治虽然间接,但是非常有效。
在东北的人口中,满族只占少数,大部分还是汉人和蒙古人(满洲人是满族人的祖先),因此汉语和满语在当时并列为官方语言。1699年设永陵(今辽宁省抚顺市东)办事司,管理盛京五部,并掌陵园祭祀,这是政府机构进驻沈阳的开始。
1723年设奉天将军,总辖关外军事,沈阳成为中国关外三省的军事中心。1735年改奉天将军为盛京将军,驻盛京城。从此,沈阳成为关外三省的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