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石湾窑有收藏价值吗?
石湾窑是宋代广东著名的民窑,它窑址在广东省石湾,故称“石湾窑”。石湾窑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宋代六窑系指:烧陶瓷的著名窑口,位于河北邢家湾的邢窑,河北曲阳的定窑,四川耀州的耀窑,河南登封的钧窑,河南临地的临窑以及广东石湾的窑。
因石湾地处荒僻的南海之滨,交通极不方便,加之石湾瓷质优良,制作精巧,价格低廉,故在当时不甚为人重视,至今尚未见到关于它的文献记载。到了清代,石湾窑才开始繁荣昌盛,由于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断绝,所以国内仅存的市场极为有限,加上各名窑成品大量堆积,使得石湾瓷得以生存,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那时,制陶业已发展成为有数十家生产窑口的庞大体系。石湾窑的器形有日常用具、工艺品等。
石湾窑的陶瓷装饰突出的是色釉品种。常见的有竹叶青、松竹梅、青花花鸟等。颜色釉的挂釉多以淡蓝、淡绿为多见。纹饰施釉多不着色,仅于釉汁浓稠处渲染几笔,加以局部颜色花纹的点缀,颇具趣味。
到了后期,石湾窑的生产主要是日用瓷,产品粗笨、粗糙、笨拙,缺乏创新,只有到石湾窑出土的瓷器来看,石湾窑的瓷器胎质坚硬、洁白细腻;釉水稠腻、滋润,色泽绚丽,多姿多彩,各种纹饰皆清新雅致,炉均瓷器釉面光泽浮艳,色彩凝厚,纹饰逼真生动,线条流畅飘逸;有些陈设瓷特别是仿古代铜器和玉器样的陈设瓷,优雅华贵,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石湾窑的制瓷工艺,胎土加工精细,质地纯结,呈浅灰色,烧结温度高达1200℃以上,制成的瓷胎质地坚硬,气孔率少而大,比重重,抗潮性强,利于烧制成型。在釉料的配制方面,采用一次或二次入釉,一次入釉即刷于坯胎之上;二次入釉者,先涂一层透明釉,再刷一层化妆土,然后又是一层透明釉。这样涂层薄而饱满,釉面光亮,不易剥落。在装饰手法上,除一般纹饰外,特别讲究“写图”,即在器坯上按设计好的图稿,先画上一道透明的玻璃浆,再把铜红、黄、墨色等各种色料注入玻璃浆内,摇荡均匀,入窑焙烧而成。
这种图案,色调鲜艳美丽,线条生硬粗犷,个性强烈,画面生动逼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石湾窑的产品生产周期长,一般需经坯浆、饰纹、上釉、入窑、烧制等几个程序后才可出窑。如果遇到出窑时瓷艺精品“砸坏”,往往重新回窑,经慎重打磨后再入窑烧炼。
石湾窑除了生产日常用瓷外,还生产许多艺术品,如各种石猿、像生水果等,它那独特的风格,多变的造型,优雅的艺术内涵,充分体现了石湾窑工匠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石湾窑产品的消费对象主要是社会下层人士。石湾瓷广泛使用于民间日常生活,像盘、碗、杯、碟、盅、煲、罐、壶等比比皆是。
据研究,石湾窑是以当地高大滋润、含铁量高的红土为原料,烧制的瓷质致密,声如洪钟,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除了销往广东各地,还远销东南亚各国。